铜仁:“稻蛙共养”走出产业振兴新路径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铜仁:“稻蛙共养”走出产业振兴新路径,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铜仁:“稻蛙共养”走出产业振兴新路径

  近年来,铜仁市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全市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稻+”生态种养模式,逐渐成为生态种养的新常态。

  今年以来,铜仁市通过大力发展“稻+蛙”综合种养模式,实现种养面积达5000亩,平均亩产稻谷440公斤、黑斑蛙850公斤,亩产值达2.5万元。

  “稻+蛙”综合种养业态的多元化,不仅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还让农田实现增产增值,绿色高效发展。

  铜仁市以整治撂荒地为主抓手,在印江自治县峨岭街道、合水镇,德江县合兴镇等建立了多个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基地,先后建设1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稻+蛙”养殖基地9个,1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规模养殖基地面积3000余亩。

  同时,还培育和带动了一批“稻+蛙”综合种养本土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稻+蛙”养殖形成“龙头企业+家庭农场”联合发展模式,实现稻蛙养殖龙头带动引领,家庭养殖遍地开花的格局。

  “稻+蛙”养殖模式如何能成行?

  过去,蛙和稻本就共生。现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种粮大户不断涌现,从育种到收割,全程实现机械化,效率大大提高。农田里机器轰鸣声多了,蛙声也少了。

  而“稻蛙共养”是一种环保种养结合模式,通过田间种稻,浅水养蛙,蛙粪肥田,实现稻蛙共生。种养过程中,黑斑蛙吃虫、除草,能防治水稻虫害、草害;由于整片稻田既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提升了稻谷和水产品的质量。其次,黑斑蛙味道鲜美,价格也可观,还降低了水稻生产成本,减少农药对农田的污染。养殖户既能在同一块田里获得几份收入,还降低了化肥、农药等成本;既弥补了传统种植业的单一性,还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收入。

  “稻蛙共生”的绿色经济是铜仁市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实践,该产业相比传统种稻经济效益提高数倍,是有效提升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产业。

  接下来,铜仁市将继续通过规范引导、政策支持、服务扶持、技能培训等形式,积极引导种植户、养殖户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加快构筑特色种养模式,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新渠道,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产业振兴路。

标签:养殖   模式   实现   产业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13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