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今年计划完成8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丰都发展茶产业 荒山变金山)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丰都今年计划完成8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丰都发展茶产业 荒山变金山),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丰都今年计划完成8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丰都发展茶产业 荒山变金山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丰都今年计划完成8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

2、丰都发展茶产业 荒山变金山

3、丰都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村庄蝶变促农增收

丰都今年计划完成8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

丰都今年计划完成8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

  农田提标准,种粮增底气。近年来,丰都县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作,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今年当地力争完成8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

  3月8日,在丰都县包鸾镇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第八标段施工现场可以看到,坡地已经基本完成改造,地势低洼处的稻鱼共生田块也初步完成了建设内容,将马上安装给水管网,逐步引水灌田。

  “这片稻鱼田已完成了田坎夯筑、田面调平、排水管安装,已进入给水管网施工阶段。”重庆丰都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技术负责人郑之彬介绍。

  在一河之隔的包鸾镇龙井社区,新完工的500亩高标准农田里当地村民正在田间劳作。经过系统处理的土地平整而松软,村民们有的根据测土施肥配方撒施有机肥和长效肥,有的操作旋耕机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拌匀,有的操作开沟机开沟提垄,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

  “我们这一片是做姜菜轮作,今年姜菜轮作500亩,目前第一步把(土地)排水做好了,正打地、开沟,我们全程机械化作业,包括生姜的播种、开沟、整地,全程都是机械化。生姜在11月收获后,轮作榨菜、儿菜,其他叶类菜。”重庆市雨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双权介绍。

  在包鸾镇其他标段的作业现场,广袤的田野里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推土机马力全开,挖掘机铲土夯筑,70多台机械和近百名建设者正加班加点,整修沟渠、铺设机耕道、回填熟土。据承建单位介绍,为保证今年上半年实施改造提升的3万亩农田正常开展农业生产,企业抢抓时机、倒排工期、上足机械,争分夺秒抓进度,本月底将全面完成3万亩农田改造,不误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全县实施了3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在包鸾镇实施了7200亩,目前,完成了工程量的70%,部分实施改造的田块和地块农民已经开始正常的春耕春播。”重庆丰都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杜红英介绍,“包鸾镇、十直镇、社坛镇这三个乡镇将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造,今年下半年,我们还将在保合、兴龙和双龙等8个乡镇实施5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丰都发展茶产业 荒山变金山

丰都发展茶产业 荒山变金山

  当春茶上市的时候,行走在群山叠翠的蒋家山与瓦屋山山脉,目之所及,是茶农们忙着采茶、制茶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茶香,沁人心脾。

  “按照县委、县政府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蒋家山、瓦屋山脉片区自然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决定在青龙、双龙、保合等乡镇打造茶叶产业园,盘活利用闲置的荒山坡地种植茶树,发展茶产业,让荒山变金山,助推当地群众增收。”近日,县农业农村委主任任正义说。

  茶山旧貌换新颜?

  位于青龙乡青天村境内的瓦屋山,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周边没有任何工业污染,生态环境良好,是种植茶树的理想之地。上世纪60年代初,青龙乡政府组织村民开垦山地,连片种植茶树,将此山打造成了茶山。

  “这是个很不错的项目,但由于那些年交通落后,加上缺乏茶树管护和制茶技术,茶叶产业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发展。后来茶叶生产效益更是每况愈下,村民都不愿意承包茶山。再后来,年轻人外出务工挣钱,茶山几近荒芜。”青天村党支部书记刘定甫说。

  近年来,国家号召退耕还林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青龙乡筹资对瓦屋山的茶园进行升级改造,建成1200亩乡村旅游生态茶园示范基地,让茶山焕发出新的生机。村民黄龙英家的土地被纳入建设茶园后,除了获得土地租金外,她本人被返聘到茶园务工,等于有了两份收入。

  青龙乡党委书记余乐介绍,青龙乡有着近万亩山坡林地,生态资源是该乡最宝贵的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最好的发展,这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为此,该乡充分挖掘生态资源,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目前,全乡已在青天村的瓦屋山脉一带集中连片发展‘青龙茶’产业2800亩,‘青龙茶’排名2020年度中国社会扶贫网重庆馆茶饮类销量第三名。”余乐说。

  以点带面扩规模?

  双龙镇与青龙乡接壤,双龙乡的灯塔、付家山两村也建有一个茶园,但自土地包产到户后,该茶园基本处于荒废状态。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通过启动老茶园改造项目,让这一片撂荒的茶山重新焕发生机,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龙镇党委书记余涛说。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双龙镇充分利用辖区内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自然条件优势,围绕“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和“村民富、生态美”的总体目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仅三年时间,就在辖区内付家山、灯塔、马灯坝三个村打造茶叶基地6000亩,初步建成丰都最大规模茶产业示范园。

  “同时,双龙镇积极推进300亩老茶园绿色、有机农产品标识认证工作,加强科研技术合作,着力打造全域高山生态(有机)茶品牌,引领绿色发展。”余涛说。

  双龙镇还探索“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模式,成立了26个茶产业发展先锋队,176名党员干部担任先锋队员,主动认领茶叶监管责任田,全过程参与茶叶栽植、除草、施肥、修枝整形等各个环节监督管理,以党员干起来带领群众干起来。

  “今年,双龙镇新栽茶树开始投产,预计产量能达到3000公斤(干茶叶),产值约480万元。茶园进入盛产期并实现利润后,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按‘334’比例分红。”余涛说。

  打造茶叶产业园?

  近年来,丰都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逐渐形成了“1+4+X”的农业特色产业体系,目前,正在打造的茶叶产业园便是这个产业体系中的“X”之一。

  “茶叶产业园主要分布在双龙、青龙、保合、树人、湛普等乡镇,全县现有茶园1.1万亩,其中双龙镇6000亩、青龙乡2800亩、保合镇1900亩、其余累计700亩。”任正义说。

  茶园绿色生态,地势较高,空气清新,附近村民都喜欢到茶园务工。青龙乡青天村老茶山经过整治后,是全县最早投产实现效益的茶山之一。种茶大户孙云康,他家在青天村有80亩老茶园,每年采茶、制茶、销售茶叶亲力亲为,茶产业已成为他家主要收入来源。

  “目前,我村还引进一家茶叶深加工企业,年产茶叶10多吨,茶叶产品远销市内外,前景十分看好。”刘定甫说,以茶产业为主导产业,村里还新栽种青脆李500多亩,并对现有60亩红心柚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护,为全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基础。

  任正义介绍,通过打造茶叶产业园,就是要发展与茶叶种植、采摘等相关的乡村文旅产业,开发农家乐、农村田园综合体、旅游饭店、文化体验等多种旅游文化产品,拓展发展空间,延长产业链。吸引游客到现场体验采茶、晒青、摇青等制茶工艺,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去年,全县鲜茶产量16吨、制干茶3.2吨,并自创‘青岭龙芽’‘平都香茗’‘青岭白茶’等系列品牌。随着茶树逐年进入盛产期,茶产业的效益也将如日中天。”任正义说。

丰都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村庄蝶变促农增收

丰都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村庄蝶变促农增收

  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向前,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一座座农房美观别致,一条条溪流水清岸绿,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这是近日,记者走进武平镇看到的一幕幕景象。

  多元产业融合发展?

  “这是油茶树,可以采摘油茶籽卖钱,我家栽种了150多株,一般每年霜降前采收油茶籽,去年我家的油茶籽卖了2000多元。”蜂子山村村民刘思贤手指眼前的树对记者说。

  蜂子山村从2011年开始,引导村民栽种油茶树,经过10多年的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去年,油茶籽产量达到200多吨,实现产值45万元左右,惠及农户200余户,油茶已成为村民增收主导产业。目前,还带动了周边村社栽种油茶树,累计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

  烤烟是武平镇传统产业,虽然随着种植结构调整,但是目前种植面积仍然保持在1600多亩。由于对烤烟品质要求较高,现多为大户种植,雪玉山社区二组张建虎今年种植烤烟120亩。目前正值烤烟生长期,烟叶长势喜人,预计可产干烟叶20万公斤以上。

  武平镇党委书记王健介绍,近年来,武平镇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在以油茶、烤烟等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鼓励农民群众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种植业,多措并举提质增效,多点开花实现增收。目前,该镇还建立了马铃薯、羊肚菌等产业基地。

  “同时,我镇在探索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建成雪玉山露营基地,成功举办五届重庆丰都雪玉山高山湿地露营节活动,倾力打造周大湾乡村旅游示范村,部分村民吃上‘旅游饭’。”王健说,目前,该镇的6个智慧生猪养殖场、2个温氏肉鸡代养场等畜禽养殖项目也有力推进。

  社道公路联网硬化?

  “老乡,你叫什么名字,这条公路可通往蜂子山村委会活动室吗?”记者问公路边干活的村民。

  “前面不远就是蜂子山村委会活动室,现在村道、组道公路都硬化了,你从这条路不但可以去到我们村村委会活动室,还可以去到武平场镇,以及其他村村委会活动室。”这位村民手指公路前方说。

  这位村民的话不禁让记者感慨万千,2015年前,记者曾多次赴武平镇所辖的蜂子山等多个村采访,那时候,几乎每个村都是泥土公路,而且路面狭窄,两车相遇会车都很困难。不仅如此,各村所辖的村民小组连土公路都没有,农户交售肥猪要雇请劳力抬到村道公路上。

  在进村入户采访时,记者看到很多农户家采收的马铃薯堆了半间屋,问为何不弄到市场上卖?得到的回答众口一词:“不通公路,挑一担上街去来要两三个小时,耽误农活不说,还不一定卖得上好价钱。”如今公路修通了,商贩上门收购,马铃薯成了村民致富“金疙瘩”。

  王健介绍,“十三五”是武平镇道路交通建设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该镇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通过贯通“断头路”、拓宽“乡间路”等举措,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全镇所有村道公路、组道公路联网硬化,80%以上村开通农客的目标。

  “目前,武太路改造及丰彭公路、南岸旅游环线建设也正强力推进。”王健说。

  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走进磨刀洞社区四组农户罗成发家,只见院坝打扫得干干净净,屋内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

  “我每天起来,都要把屋里屋外清扫一次,环境整洁了,感觉心情也舒畅。”罗成发说。

  不仅是罗成发家,在磨刀洞整个社区,记者看到的都是整洁的农家小院,有的还在院坝四周栽种了各种花卉等绿化植物,一条条混凝土浇筑的便民路修到院坝边。社区所在地,休闲广场体育器械等设施齐全,村民或健身、或散步、或跳坝坝舞、或聚在树下拉家常。

  为了提升辖区群众生活品质,武平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发动干部群众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除残垣断壁、存量垃圾;实施危旧房改造,累计改造C、D级危房4227户;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让群众“方便”更方便,告别不良生活习惯等等。

  王健介绍,武平镇还强力推进新老场镇升级改造、河道疏浚治理、森林公园提档升级等工程,农贸市场、综合文化广场、车站、停车场、公厕、店招店牌等场镇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不断实施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镇村面貌焕然一新、魅力彰显,广大农村更加宜居宜业。

  “同时,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新增营造林20000余亩,林草覆盖率达到57%,空气优良天数平均达到360天,武平镇成功创建重庆市卫生镇。”王健说。

标签:产业   发展   改造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