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好“丰景” 多措保满仓——2023天津“三夏”生产全面启动(夏粮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已成定局)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夏粮好“丰景” 多措保满仓——2023天津“三夏”生产全面启动(夏粮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已成定局),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夏粮好“丰景” 多措保满仓——2023天津“三夏”生产全面启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夏粮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已成定局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夏粮好“丰景” 多措保满仓——2023天津“三夏”生产全面启动

2、夏粮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已成定局

3、夏粮总产量创历史新高 小麦专家解析增产的背后

4、夏粮抢收正当时,智能农机展威力

夏粮好“丰景” 多措保满仓——2023天津“三夏”生产全面启动

夏粮好“丰景” 多措保满仓——2023天津“三夏”生产全面启动

  麦浪滚滚迎丰收,厉兵秣马战三夏。日前,在天津市静海区蔡公庄镇,麦浪飘香、马达轰鸣,农机在金黄色麦田里来回穿梭,一簇簇成熟的麦穗顺着传送带进入收割机仓,小麦收割、麦穗脱粒、玉米播种、田间植保等作业环节一气呵成。这是2023年天津市“三夏”机械化生产现场推动会的一幕,标志着天津“三夏”生产拉开大幕,大面积机收作业正式启动。

  从天津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今年天津市小麦播种面积约180万亩,已陆续进入收割期,夏玉米意向播种面积在200万亩左右。小麦大面积机收6月11日从滨海新区、静海区开启,由南至北梯次展开,并于6月26日左右基本结束。机收同时进行玉米机播,6月30日左右,夏玉米大面积播种基本结束,争取做到小麦收获一亩,秸秆处理一亩,玉米播种一亩,力争达到机收、机播、秸秆综合利用三个百分百。

  小麦机收准备就绪

  天空湛蓝,麦田鹅黄。小麦粗壮的秸秆挑着蓬乍乍的穗头,风一吹,发出嗦嗦响声。今年生产推动会现场,不仅对“三夏”机械化生产工作作出了动员部署,来自20余家农机企业共30余台(套)机具进行了小麦机收、玉米播种、田间植保等机械化作业,20余台(套)天津市主推的智能、高效、先进适用机具还进行了现场展示,全市机收减损技能比武活动也在火热进行。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近三成。力保夏粮颗粒归仓,夏种结构优化,夏管科学到位,是天津市“三夏”生产的首要任务。入夏以来,天津积极组织开展作业供需对接、机手培训和机具检修等工作,市农业农村委先后组织召开3次“三夏”机械化生产工作会议,印发农机化生产工作通知和应急预案,及时向各涉农区农业农村部门和市级各有关单位作出安排部署,积极推动各项服务保障措施落实落细,“三夏”机械化生产特别是小麦机收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面就绪。目前全市2.1万余台机具已检修完毕,预计“三夏”期间将有4500余台联合收割机、8000余台拖拉机、5200余台播种机等各类农业机械,投入到夏收、夏播作业中。

  “‘三夏’期间,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将推广更多新技术、新装备。比如我们推广机收减损的技术,这也相当于一种增产。同时我们还引进了大量高性能播种机,能够实现‘精量播种’,为下一步玉米的增产奠定良好基础,此外还有能够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机器等。”天津市农业农村委二级巡视员胡伟介绍。

  新型应用确保高效生产

  小麦夏收历来被称为“龙口夺粮”,“龙口”指的就是降雨。目前,天津市夏粮虽丰产在即,但据气象部门预测,间断性阵雨、雷阵雨等明显降水过程将给麦收带来不利影响。“我们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全市组织了40支农机应急服务队,如果遇到大风、降雨等情况,应急作业服务队马上就能投入到工作中。同时,我们各区还设立了跨区作业技术服务站,为外地机手准备了明白纸、饮用水等,引导他们有序机收。加油站也都开通了绿色通道,可为农机加油提供相应优惠,让外地机手感受到天津的温暖。”胡伟介绍说。

  现场了解到,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夯实全年粮食基础,天津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召开了由市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公安交管、气象、石油、石化等部门参加的保障工作会议,对小麦机收和“三夏”机械化生产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在强化部门协作方面,各涉农区政府和有关单位开通小麦机收保障热线电话,公布值班电话。交通运输部门落实跨区作业免费通行政策,及时处置个别通行受阻情况;卫生健康部门强化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公安交管部门配合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维护机收会战秩序,随时处理突发事件;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并提供气象短信服务;石油、石化部门及时调进贮备柴油,并设立联合收割机加油绿色通道,协调保障作业用油。

  近年来,天津加快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如今,在津城麦浪翻滚、热火朝天的三夏丰景里,农机、农技高质量发展,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将持续转化为夏粮颗粒归仓的丰收喜悦。

夏粮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已成定局

夏粮实现连续五年增产已成定局   记者昨日从农业部获悉,今年夏季粮油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夏粮总产将超过2400亿斤,实现连续5年增产。这为有效抑制通货膨胀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农业部统计显示,截至6月21日,全国已收获小麦3.1亿亩,超过夏收小麦面积九成,小麦收获基本结束;油菜收获也已经完成。预计夏粮总产超过2400亿斤,增产50亿斤以上,实现连续5年增产;油菜总产1185万吨,增产40多万吨,扭转了连续3年下滑的局面。从各地测产和收获情况看,今年夏季粮油丰收已成定局。

  业内人士表示,在近年来全球粮荒的大背景下,我国粮食的大丰收,无疑会为经济发展带来非常大的良性促动。农业部同时表示,夏季粮油丰收成为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为有效抑制通货膨胀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昨日,正在北京市郊区农村考察“三夏”麦收工作的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说,今年夏粮丰收是在上年基数较高、自然灾害和重大病虫害多发频发重发的情况下实现的,来之不易。而最关键的是,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和各级农业部门的扎实组织、服务有力,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孙政才指出,尽管夏粮获得了丰收,但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目前,影响秋粮生产的不利因素明显增多,洪涝、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偏重发生,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农资价格高位持续攀升,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还需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原琳)

夏粮总产量创历史新高 小麦专家解析增产的背后

夏粮总产量创历史新高 小麦专家解析增产的背后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夏粮产量。今年夏粮总产达到2599亿斤,比上年增产71.2亿斤,超过1997年的历史最高水平。这一消息令人振奋,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近日,记者专访了部分小麦专家,解析今年夏粮增产原因。专家讲,今年夏粮增产,归功于政策好、科技强、工作实、天帮忙,各种要素聚合、各方面“给力”。

  政策给力。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去年秋冬种前,国家再次提高并及早公布小麦最低收购价,小麦每斤提高7分到9分钱,释放了强烈的信号。中央财政首次在秋冬播前提早预拨农业“四补贴”及高产创建等资金,支持农民发展粮食生产。更重要的是,针对今年春管和春耕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央及时出台了小麦“一喷三防”等防灾减灾稳产增产良法补助政策,指向明确、针对性非常强。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说,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6亿元资金,对冬小麦主产区实施“一喷三防”全覆盖,对于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延长灌浆时间、增加灌浆强度,提高单产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防控小麦生长后期部分地区赤霉病、蚜虫、吸浆虫危害,减损保产方面功不可没。据农业部调度分析,通过实施“一喷三防”,减少小麦产量损失90多亿斤。河北省调查,实施“一喷三防”的地块比不喷施的地块,平均可增产10%以上,对夏粮丰收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关键作用。

  科技给力。在连年增产的基础上,继续实现增产,只能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农业部门在总结近几年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干旱等经验的基础上,推广了一套防灾减灾高产稳产关键技术,重点是深松深翻、秸秆还田、精量半精量播种、播后镇压、浇越冬水、“一喷三防”等技术,增强了抗旱防冻能力,促进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这是冬小麦连年增产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全国11个小麦主产省(区)去年深松整地面积达到了10291万亩,比去年增1807万亩;精量半精量播种16648万亩,比去年增321万亩;镇压7105万亩,比去年增934万亩。去年秋冬播基础好,小麦群体较足,是今年小麦产量“三因素”中亩穗数增加的重要基础。据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调查分析,今年主产区平均亩穗数35.9万,比上年增加1.55万;其中,安徽增加2.5万、湖北增加2万、江苏增加1.7万、山东增加1.45万。

  措施给力。去年秋冬播前,各级农业部门及早谋划、及早制定技术方案、及早落实政策措施,推动秋冬播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针对今年春管中存在的问题,农业部组织实施了“奋战六十天再夺夏粮丰收”行动,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根据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和重大天气变化,农业部组织小麦专家指导组制定下发了6个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农民因地因苗因墒落实关键技术。在关键农时季节,各级农业部门组织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进村入户、蹲点包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提高了关键技术的到户率、到田率。同时,大力开展小麦高产创建,率先落实深松整地、播后镇压、“一喷三防”等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示范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今年,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400个,比上年增加850个,示范片平均亩产450~500公斤,比全国小麦平均亩产高30%以上;还涌现出了山东齐河、河北赵县、河南滑县等一批全县小麦平均亩产过千斤的整建制高产创建试点县。

  天气给力。粮食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受天气的影响很大。今年夏粮生产的关键时节,天气条件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石家庄农林科学研究院郭进考研究员说:“去冬今春气温平稳,温度回升慢,冻害是近几年较轻的一年,春分蘖多于常年;春季光温水匹配较好,为‘分蘖赶主茎、小蘖赶大蘖’提供了条件;分蘖成穗率高,亩穗数普遍增加,对促进小麦增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赵广才研究员说:“麦收八十三场雨,今年场场不落,特别是主产区降雨的时机与小麦生长发育需求非常吻合。去年秋冬播前,冬麦区大部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4~5成,小麦普遍实现足墒播种;今年3月下旬,连续几次有效降水,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4月下旬出现的大范围降水,及时补充了土壤墒情,促进了籽粒灌浆,十分有利于小麦产量形成。”各地普遍反映,由于今年降水足、墒情好,以往拖后腿的旱地麦今年长势普遍好于常年,个子高、穗数多,穗子大、粒子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张保军教授说:“全国7800万亩旱地麦,今年大多数都种出了水浇地的水平,实现了旱地、水浇地均衡增产,对夏粮增产贡献突出。”

  夏粮实现“九连丰”、冬小麦实现“九连增”,是各方合力、天道酬勤的结果。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技人员将带着夏粮丰收的喜悦,坚定信心,再接再厉,攻坚克难,全力夺取早稻和秋粮丰收,全力以赴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确保“九连丰”、争取“九连增”的目标。

夏粮抢收正当时,智能农机展威力

夏粮抢收正当时,智能农机展威力

  ?稻花香时说丰年,在从化区鳌头镇中塘村,一连片成熟的稻谷园里,在农民朋友的见证下,来自省内外不同品牌型号的水稻收割机同台竞技,为广东实现早稻生产由“丰收在望”到“丰收到仓”而努力驰骋。这里就是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广东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承办,珠江频道《摇钱树》栏目协办的广东省“夏粮抢收、农机先行”暨“从化香米丰收开镰”宣传活动的现场。

今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指示,坚持不懈抓好农业生产,超额完成了50万亩新增水稻种植面积。2020年,我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可达到75%,迈向更高的发展水平。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牛宝俊一级巡视员、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蔡伟科副局长和从化区人民政府周耿斌副区长、谢青梅副区长及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副总监吴泳斌等领导专程来到现场观摩,一起为广东早稻颗粒归仓而努力。

02.jpg

03.jpg

过去,水稻成熟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熟手青年劳动力收割一天也仅仅能收割1亩地,收割后要进行脱粒等,是一件非常繁重的体力活,特别是我省夏天的天气——“娃娃的脸”,时雨时晴,对广大农民朋友而言是一件苦差事。而采用水稻收割机进行收割,每天可以收获50亩左右,一次性完成收割和脱粒,效率是人工的几十倍。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最神奇的还是现在可以用无人水稻收割机,不用登上驾驶舱,不再受驾驶舱的闷热、粉尘、噪音困扰,农民朋友可以在田头树荫下通过手机即可操纵机械作业,彻底把水稻收割的“苦差事”变成了“美差事”。

08.jpg

09.jpg

010.jpg

在今年特殊的年份,省农业农村厅积极调动水稻收割机开展跨区作业服务,及时发放了农机跨区作业证1200多本。全省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水稻收获需求,多方联动进行机械调动,让更多的农机有了用武之地,为我省早稻“抢收”战保驾护航。

现场除了水稻收割机之外,还有水稻生产耕整地、栽植、施肥施药管理等机械,可实现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夏粮抢收、农机先行”,此次宣传活动只是珠江频道《摇钱树》栏目与广东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合作的《农机在田头》系列节目之一,接下来,我们将会有更多更精彩的农机介绍给观众朋友,也让农民朋友了解最实惠的农机补贴等政策。

标签:小麦   夏粮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6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