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机竞争不仅比产品,更比信用工具!(2018年农机行业10大关键词揭晓,亏损居首位)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2018年农机竞争不仅比产品,更比信用工具!(2018年农机行业10大关键词揭晓,亏损居首位),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2018年农机竞争不仅比产品,更比信用工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18年农机行业10大关键词揭晓,亏损居首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2018年农机竞争不仅比产品,更比信用工具!

2、2018年农机行业10大关键词揭晓,亏损居首位

3、2018年农机行业下半年趋势分析

2018年农机竞争不仅比产品,更比信用工具!

2018年农机竞争不仅比产品,更比信用工具!

2018年,农机行业市场将更加严峻,竞争更加白热化。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光凭产品、价格、促销、送三包期等传统手段已经不能保证企业能存活下来了。

信用工具开始登上中国农机化的舞台。

如约翰迪尔一直强力推广的信用工具“迪尔速融通”在2017年春季购买季为迪尔争得了不少用户;久保田和信农贷等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推出购机零利率活动;凯斯纽荷兰也迅速跟上,推出首付三成,两年零利息的限时优惠活动。

而反观我国本土农机企业,无外乎还是在打预付款优惠、现金购机折扣、降价、送三包期等促销活动。

信用工具在我国农机市场已经迎来发展机遇。

1  用户没有饥饿感,信用工具才能重新激发购机欲望

农机需求饱和可以通过几个现象来证明。

一是补贴资金普遍富裕。大约在2013年开始,南方部分省市开始出现当年的补贴资金补不完的现象,而东北、西北则普遍不够花,所以就有了江苏、浙江、四川等地的大型农机大量向东北、西北“倒机”现象;进入2016年之后,北方部分省份和区域市场开始出现资金富裕的情况;而进入2017年之后,北方地区出现普遍资金用不完的现象,这标志着传统农机需求出现阶段性的饱和;预计2018年不但国家补贴资金总盘子会变小,而且绝大部分省市补贴资金将花不出去。

二是过去6年购机用户快速减少。从农机补贴系统统计数据表明,过去6年时间,国内通过农机补贴购机用户数量大幅减少,其中2015年、2016年每年减少50万,预计2017年将不止这个数。可以判断,随着市场保有量和需求饱和,购买农机的用户还会减少,最终将稳定在100万左右。

三是动力过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国内农机总动力已经是11.4亿千瓦,平均亩均动力0.58KW,而美国和英国亩均动力0.05-0.07KW,韩国0.33,从这个数据上看,国内传统农机已经动力饱和了。

很明显,在供不应求时,是卖方市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处于主动地位,但当市场饱和时,用户的饥饿感消失,需要用信用工具来刺激用户消费。

2  机手收益下降,信用工具能真正减轻购机压力

在农机供不应求的黄金十年,机手确实赚了不少钱,在2004—2010年期间,绝大多数从事跨区作业的机手最多三年就能赚回购机成本。但近两年,随着机器越来越多,机手的收益明显下降。

据统计,谷物联合收获机收回成本的时间由3—5年延长到5—8年;水稻收获机由2—3年,延长到4—5年;采棉机由3—5年延长到8—10年。

收益普遍下降和收回成本时间延长,让机手在购买机器时更加理性。如果让机手付全款购机,销售的难度会很大,对于价值几十万的机器,比如550万的迪尔采棉机,给用户优惠1万2万的,真是杯水车薪,没啥效果,如果有融资租赁或按揭贷款,用户只需首付2到3成,剩下的有融资,可能就会选择提前购机。

3  赊销后遗症太多,亟需信用工具来代替


农机经销环节的赊销是一个普遍现象,至少有80%的经销商用的是赊销的模式。

据对国内几个大型农资市场长期跟踪,近两年由于农产品价格低迷,种植户种庄稼收益不理想,所以拖欠农资货款的现象开始增多,一些大经销商的坏账比例甚至达到15%~20%,这已经是经销商不可承受之重了。

但如果只是欠账你就大错特错了,更要命的其实是资金成本,许多经销商对用户的赊销其实是不怎么会算账的,如果一算细账会吓死人,比如年初赊出去2千万的货,如果用户一年都不给还钱,自有资金还好,如果是借银行的钱,按8%~10%的利息算,你一年的成本就得有160万~200万,你一年都挣不了这么多,何况总会有几个老赖呢,事实上最近两年由于赊销而倒闭的农机经销商不在少数。

在用户已经养成赊销习惯的情况下,让用户付全款难度非常大,这就与“由俭入侈易,由侈入俭难”的道理一样,最好的办法就是说服用户使用融资租赁或贷款,用户贷款了,就成为用户和银行之间有了借贷关系,债主就成了银行,用户可以不还经销商的钱,但一般不敢欠银行的钱。

总之,农机经营环境已经变了,农机产品玩法也得变,简单粗暴的促销让利会让企业的路越走越窄,延长三包期的后患无穷,而引进金融工具,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2018年农机行业10大关键词揭晓,亏损居首位

2018年农机行业10大关键词揭晓,亏损居首位

2018年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年,我们总结了10个关键词,概括这一年农机行业的种种现象,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1.亏损

据统计,2018年1—10月,农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增长-17.21%,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而且下滑幅度很大。其中骨干企业利润暴跌,利润增长率为-43.15%,业绩下滑、企业亏损是整个行业的共同点。

继2017年农机行业低速运行以来,2018年业内人士更是倍感遭遇“冰雪天气”,到底农机行业是不是已经“触底”,大家似乎已经没有了回答的勇气。

1—10月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311.04亿元,增幅只有0.76%。从2月开始,行业增速迅速跌到2017年同期的一半以下,且一直保持在低位运行。

2.国四

根据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和生态环境部印发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农业机械作为非道路移动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要达到国家第四阶段排放控制水平,2025年与世界先进排放控制水平接轨,农业机械面临2019年年内完成国三升国四的严峻挑战。

农机工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行业低速增长和微利运行,国四升级会加大企业的压力, 国四排放实施倒逼农机企业产业升级。企业一方面要消化国三产品的库存,一方面要加快国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准备、服务能力提升、用户使用培训。

农机国四排放升级不是更换柴油机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所有的农机企业都是比较大的考验,也是农机行业产业升级的一次巨变。

3.乡村振兴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5年工作做出具体部署。《规划》要求,2018—2022年,既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又要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国情农情,统筹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从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4.周年庆

2018年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迎来4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从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促使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获得成功的基本经验,可以探知能够继续指导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向前推进的重要启示。

2018年也是一些农机企业的周年庆:洋马农机成立20周年、苏州久保田成立20周年、雷沃重工成立20周年……植根中国,不忘初心,这些企业将继续服务中国乡村振兴大业,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绿色化携手并肩,贡献力量。

同时,2018年还是《农业机械》杂志创刊60周年。60年来,农业机械杂志社已发展成为农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全媒体平台,业务范围涵盖全媒体出版、定制出版、信息咨询、品牌宣传、活动策划、行业调研、用户调查、专业培训和组织会议等。

5.普惠制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15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亿元,直接惠及的农户3300多万,扶持农民和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购置农机具4000多万台(套),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与此同时,对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改革呼声也一直很高,其中最关键的是“补贴对象”,行业内一直在呼吁“普惠制”。但究竟如何补贴才是普惠制?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种是有选择性的普惠制,即根据产业结构、市场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的情况,选定一些品目的产品,在这些品目内,不分品牌,只要用户购买均可获得补贴。另一种是普遍的普惠制,即不论什么类型的农机产品,只要用户购买,均可获得补贴。

目前的农机购置补贴,有向普遍普惠制发展的趋势。但究竟两种方式,哪种更适合当前的农机市场发展形势,需要实践来检验。

6.正面厮杀

过去十几年,外资品牌在中国,其主要经营策略还是走高端路线,即产品面向的是数量较少的高端用户;而国内产品主要面向的是中低端用户。因此,两种类型的企业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正面冲突,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而近两年,随着国内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外资品牌和本土企业的正面厮杀愈发明显,剑拔弩张。一方面,外资企业对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进行技术降档,要么收购国内品牌进行质量提升,要么将国外高配置产品减配,以适应中国市场中高端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本土企业开始重视技术进步、质量管控,逐步向上争取中高端用户。

可以预见,中端用户的争夺将是外资品牌与本土企业正面厮杀的主战场。但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只要守住质量底线,并提升技术含量,要比外资品牌做技术降档更有优势,毕竟,本土企业更了解用户需求,不过也不能盲目乐观。

7.大马拉小车

大马拉小车已经成为近年来拖拉机行业反映最突出的、被诟病最多的问题,受到农机管理部门、生产企业、农机用户的普遍关注,似乎成为拖拉机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最大的障碍。

2018—2020年通用类补贴额一览表,对轮式拖拉机的分类分档进行了调整,合并减少19个补贴档次,降低大功率拖拉机补贴额。主要是为了严控生产企业脱实向虚,不顾实际虚延功率、严控补贴额虚高。但是并没有根本上解决大马拉小车的问题,部分企业将“大马拉小车”演绎到更高层次,功率出现更大的跃进。

出现大马拉小车如此疯狂的原因,不能全怪行业的某一方,是政策、市场、企业、经销、用户等各方在无形中博弈的产物。如何破解,需要多方统一认识,加强研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

8.秸秆

秸秆作为农业废弃物,是农业生产的“另一半”,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用则利、弃则害。开展秸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任务和举措。

禁止烧秸秆是减少资源浪费、减少大气污染最有效的措施。但尽管如此,我国每年还是有大量的秸秆被遗弃或就地焚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秸秆的处理方面,农民没有找到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综合利用方式,他们认为最简单便捷的处理方式就是“一烧了之”。

9.换帅

2018年,不仅农机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连相关单位的“一把手”调整也比较密集。

张兴旺任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王博当选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朱卫江任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熊焰明任中联重科重机股份有限公司CEO……

期待新上任的决策层人员,能为农机行业带来新气象。

10.大裁员

行业形势整体低迷和企业经营不善的双重困境,迫使部分企业通过大规模裁员的方式进行成本控制,不仅裁员人数众多,而且部分中高管理层人员也难逃厄运。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农机工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6个月,一半以上农机企业预计减少员工数量,减少幅度多为10%以下,反映出企业经济形势不利,将通过裁员来降低人工成本。

2018年农机行业下半年趋势分析

2018年农机行业下半年趋势分析

?  今年以来,农机产业面临了最为惨烈的市场下行格局,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大型拖拉机、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和收获机械累计生产2.2万台、13.6万台、24.9万台和26.9万台,同期同比下降20.4%、8.8%、31.2%和0.6%。这是2017年整体下滑基础上的又一组滑坡数据。

  上半年格局已定,下半年又会是怎样的发展走向呢?

?


  1、政策环境稳中偏松,总体向好。


据专家分析,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运行平稳,预测下半年增速略有放缓,预判第二、三、四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6.7%、6.6%、6.6%,全年增速维持在6.7%左右。预计下半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相关机构会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切实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调结构的作用,预计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的总基调不变,以防止杠杆率进一步上升和金融风险发生,同时,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定向支持力度,降低其融资成本,促其平稳增长。
聚焦农业装备领域,下半年面临的政策因素依然利好多于利空,除年初确定的“三农”政策持续推进外,农业农村部决定于8月份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2018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督导检查工作,重点围绕政策启动实施、敞开补贴落实、资金管理使用、管理服务创新优化等进展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同时,针对简化鉴定流程,畅通新产品渠道;加快标准化步伐,支持企业新产品研发和推广;优化补贴机制和流程,加大高端高效农机补贴力度等环节,农业农村部相继出台管理举措,重点关注和整改的环节愈加聚焦在政策落实和执行层面,应该说,下半年补贴政策实施将面临较好的环境,国家对高端新型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大,整体利好不少。


  2、行业增速持续减弱。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农机工业增加值增速9.1%,农机工业12个子行业2429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291.3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15%,全行业实现利润243.12亿元,增幅8.10%。单纯从数据看,感觉还算理想,同比都在增长,但是实际市场表现和农机人的经营感受却相差甚远,传统产业的持续下滑令大家猝不胜防,今年上半年,农机市场下滑趋势依然不减,市场比重占据市场50%的大中拖、联合收割机、农用三轮车等传统产品下滑幅度仍然超过两位数,同时,由于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减弱,经济立场分歧摩擦不断,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加剧,贸易冲突可能影响下半年出口增长,预计农机海外业务相比上年会有比较大幅度的收窄。
由此可见,今年下半年,中国农机市场将面临内需不足和外需放缓的双重压力,行业增速将可能进一步放缓,预计整体增速6-8%之间,利润水平将持续降低,农机企业依然面临着非常大的转型升级的生存压力。


  3、整体需求不同程度放缓。


自2014年开始,国内农机市场步入转折拐点,整体发展趋势放缓,利润水平降低,市场发展由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进入平稳低速和结构性调整期。2017年农机市场转型更加深入,总体发展节奏大大出乎业内预料,亏损面不断增加,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企业管理委员会统计,去年,行业骨干企业生产大中型拖拉机同比下降25.75%,小四轮拖拉机同比下降18.67%;收获机总产量下降29.48%,其中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生产比上一年下降了48.64%,履带水稻收获机同比下降24.29%,轮式小麦收获机产量同比下降了24.04%……今年上半年,整体形势依然没有改观,在去年形成的市场低谷里依然下行不止,照目前的形势分析,下半年,市场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依据有三:一是,过剩饱和,过度透支市场成为了销量下滑的最直接因素;二是,刚需趋弱,粮价不稳、种植成本高,种地不挣钱,农机看涨的作业基础不牢固;三是,新旧迭替尚未完成,刚需和供给不足的矛盾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够解决,目前还不成。
综上所述,下半年,虽然大中拖、玉米收、畜牧机械、采棉机、马铃薯收获机等诸多产品进入销售档期,但是因为市场需求不振、存量市场更新梯次进行、小众品类整体市场体量不足、农业结构调整、粮价不振等因素影响,预计市场低谷运行趋势仍会延续,各品类、各区域需求冷热不均或成常态,市场需求将以用户刚需为主导,补贴拉动效应会依次递减,国内市场将以盘存、转型、升级为主旋律,呈现出差异化、多样化的发展形态。


  4、市场下行仍显结构性机会。


下半年,行业增速虽然会稳中趋缓,但仍可关注市场需求结构改善及质量提升带来的机会,大家常说,再差的市场也不缺少好的企业,农机市场持续下行,需求减弱带来的是销售机会的减少,但是机会减少不代表着市场进步戛然而止,农机企业赢得竞争,必须在细分经营中寻找结构性机会。谈到结构性机会,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国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方向做出的政策性调整,根据政策部署,2018年国家在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基础上,向“破、立、降”的重点方向转变(“破”就是大力破除无效供给,着重处置“僵尸企业”,坚决化解过剩产能;“立”就是大力培育新动能,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基础上推动传统产能优化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降”就是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重点在清理涉企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两方面,推进税费体制改革)。因此,农机产业结构性机会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新兴小众品类刚性需求,诸如大蒜种植、葱姜收获、辣椒剪把等等机械;二是,进口高端产品国产化替代,如大型青贮机、超大马力拖拉机以及打捆机打结器、高端电子元件等;三是,传统品类的创新及综合升级,创新技术工艺,增强精益制造,全面提升产品作业可靠性、耐用性、适用性等,赢得用户深入认可;四是,存量市场盘活及服务,针对成熟产品如小麦机、中小拖等市场,要重点考虑二手机交易、以旧换新、提供部件及相应完善服务等环节,以盘活存量市场,形成与增量市场的有益补充和相互促进;五是,理性对待“互联网+农机”促生出的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运用,营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下半年,农机企业必须顺应产业缓行大势,精耕市场终端,努力寻找结构性市场机会,聚焦市场刚性需求,创新传统产品实现升级,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找准生存利润支点,稳中求进,生存而后发展。


  5、企业生存面临“三大挑战”。


下半年,农机企业面临着来自多方因素共同作用围绕着生存与发展的多种挑战,其中有三种首当其冲。
第一,如何跑赢市场下行所带来的直逼生死存亡的逆向力挑战。
按照以上分析,下半年,市场下行压力依然巨大,农机企业要生存,必须顺应政策和市场发展大趋势,客观评估自身因素,找准核心竞争优势,更加关注市场和用户需求,细分经营,精耕细作,逆风奔跑,把自身长板发挥到极致,并不断补齐短板,不断升级,坚守住生存与发展的阵地,活下来,才有机会享有反攻的胜利。
第二,新产能形成与旧产能升级同步进行的“新旧转换”挑战。
按照权威机构的说法,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不同,增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提供多元化的创新供给,才是供给侧结构改革工程最大的难点。下半年,市场转型升级仍会愈加深入,农机产业各单元系统性新旧动能转换和升级任重道远,具体来讲,在新动能形成上,要加大工业设计、技术研发、制造工艺等环节研究创新,不管企业规模大小,不管是科研机构还是民间组织,对于“卡脖子”难题必须全力以赴,全面突破。在旧动能升级上,针对传统品类,相关制造企业应该找准自身核心优势产品,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更加完美、更加可靠、性价比更高,更加安全、高效,培育和提升具有专属特征的核心竞争力,让产品更卓越,价格更合理,全面实现升级。
第三,如何应对中美贸易冲突持续升级对出口的挑战与进口产品国产化挑战。
下半年,中美贸易冲突所引发的负向影响将随着争端升级而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正在霸权主义的财富掠夺下变得复杂多变,因此,农机企业必须对海外业务做好充足的下行压力准备,与此同时,国内农机制造必须加快高端进口产品的替代步伐,打破欧美一线品牌的资源垄断,抢占市场份额。


  6、产业整合迈开大步。


据统计,上半年国内农机品牌出现集体消亡,有1/5的品牌消失在市场下行的大潮里,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农机企业超过2400家,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制造领域不仅扎堆中低端,而且在品牌建设和产品开发等领域存在严重不足,在农机补贴政策拉动效应递减的当下和今后,行业洗牌在所难免。直面市场发展形态和趋势,下半年,对农机企业的考验会更加残酷,企业与品牌间的整合、消亡会成为常态,预计,农机产业整合的脚步会加快,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一恒定的自然规律不会改变,谁能够笑到最后,谁就有机会成为王者,我们更期盼着有更多优秀的本土企业扛起民族农机制造的“大旗”。
综合而言,下半年,国内农机市场增速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愈加趋缓运行的概率更大,农机产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多重因素的考验,农机主管部门必须不断优化产业环境,做好政策支持,同时,农机企业唯有创新突破,打造核心竞争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标签:农机   企业   市场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