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补贴3合1后,农机补贴会变为作业补贴吗?(粮食连年丰收 端稳“中国饭碗”)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粮食补贴3合1后,农机补贴会变为作业补贴吗?(粮食连年丰收 端稳“中国饭碗”),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粮食补贴3合1后,农机补贴会变为作业补贴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粮食连年丰收 端稳“中国饭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粮食补贴3合1后,农机补贴会变为作业补贴吗?

2、粮食连年丰收 端稳“中国饭碗”

粮食补贴3合1后,农机补贴会变为作业补贴吗?

粮食补贴3合1后,农机补贴会变为作业补贴吗?

不管是农机补贴还是作业补贴,合不合并都没有本质区别,关键的问题是:第一,补贴是不是让应该享受补贴的人得到了实惠。第二,监管是不是到位。

下面重点说下第一条:对于农机补贴来讲,听起来买农机都有补贴,但是买的人受益了吗?没有,受益的是制造企业和、代理商以及经销商,补贴成了高利润的保证,成了促销的手段,成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还出的更多的游戏。现在卖一辆十几万的国产汽车才能有多少利润,而卖一辆十几万的拖拉机利润高的让人咋舌。究其原因一方面购买者是一个弱势群体,我们的知识水平和获取信信息等各方面能力都不强,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是只从本地经销商处买农机产品;另一方面补贴一定程度也造成了市场的相对封闭性,使得本就处于弱势的购买者长期任由经销商宰割。对于作业补贴来讲,得益于现在监控设备的发展,作业补贴相对来讲更接地气点,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补贴项目比较单一,我们这里现在只有深松作业补贴,另外作业补贴会使得监管工作非常繁重和复杂,假如把农机补贴取消全部改成作业补贴的话监管短时间是无法跟上的。

好消息是随着我们这一代新农人的文化水平的提升,有了做更多选择的机会,再加上制造企业间竞争的增强,相信以后什么一级代理,二级代理,经销商消失也是大势所趋,希望这么好的国家政策能够百分百惠民。

标签: 农业机械信息

粮食连年丰收 端稳“中国饭碗”

粮食连年丰收 端稳“中国饭碗”

  刚刚过去的夏收,很多农民像赵军海一样获得了丰收的喜讯。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48亿斤,比2021年增加28.7亿斤。全国夏粮总产量和单产都创下新高。亮眼的数据表明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了主动,更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崭新成果。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摆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稳面积、提单产、强产能,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牢牢掌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到2021年,粮食总产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党政同责新机制——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在2020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把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崭新的政治高度。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环环紧扣抓好粮食生产,一项项惠农政策紧密出台,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这几年一系列政策文件都向粮食生产倾斜,我们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全年粮食任务指标完成。”山东省济南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处长陈黎明感慨,这几年粮食生产投入力度格外大。

  河水清澈,周围是绿油油的稻田。“小麦收割完毕就开始准备种水稻。”安徽省长丰县三姐弟家庭农场的杨吉云不误农时忙种粮。她告诉记者:“和以前比,现在种粮享受的补贴很多,补贴直接给打到卡里,我们种地更有干劲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生产站稳1.3万亿斤台阶。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3657亿斤,单产达到387公斤/亩,比2012年增长了30公斤。水稻、小麦两大口粮自给率超过100%,玉米超过90%。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我国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

  粮食连年丰收,单产连年增加,靠的是多年来持续抓粮稳粮的基础。

  黑龙江省层层分解面积指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辽宁省将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并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指标和全省政府系统绩效考核体系;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把“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列为“书记工程”,县、乡、管区、村“四级书记”带头抓,全面保障粮食安全。

  粮安天下。从2012年到2022年,面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威胁、新冠肺炎疫情等挑战,我国粮食生产接连迈上新台阶,让“农民钱袋”更鼓、“国家粮袋”更安全。粮食年年丰收也为稳物价稳预期增信心、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藏粮于地提产能——

  让良田沃土产出更多优质粮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关系着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把有限的耕地保护好,才能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科学合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今年春耕期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工作人员抢抓有利天气,到该镇桐岭村撂荒复垦的梯田里帮助村民种植水稻,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近年来,桐岭村大力开展撂荒地整治,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种植,昔日的撂荒地变成了如今的好稻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严守耕地红线,既有耕地数量红线,也有质量红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推进,各地通过采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等措施,不断夯实农业生产物质基础。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9亿亩,为全国粮食生产提供坚实支撑。

  “连续十多天的高温,地都‘烤焦’了,但我的水稻不但一点都不受影响,长得还很好,这多亏了高标准农田的排灌渠起了作用。”湖南靖州县新陇村种粮大户覃德福,面对高温再也不用像以往那样着急找水抗旱了,这在十年前他想都不敢想。

  “旱能灌、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增强了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巩固和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数据统计,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稳定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我国粮食连续多年丰收提供了重要支撑。

  东北平原的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这里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逾1/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持续推进耕地质量提升。2017年,《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出台,强化黑土地保护顶层设计;2021年,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进一步抓好、抓实、抓细黑土地保护工作;今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为依法保护好黑土地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别忘了干完活儿把肥料袋子送到回收点,咱们必须得保护好黑土地。”赵德宝是北大荒宝泉岭分公司嘟噜河管理区副主任,巡田的时候他总在田间地头“溜达”“吆喝”。这几年眼看着黑土地一点点改变,赵德宝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庄稼长得好,比啥都高兴。”

  据统计,2021年实施黑土耕地保护面积超过1亿亩,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进展顺利,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藏粮于技增效率——

  良种良法配套解锁种粮新方式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部门围绕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联合试验攻关和技术示范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种业创新,大规模开展粮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综合技术模式,有力促进了增产增效。

  “三夏”大忙季节,广袤田野里,以前“男女老少齐上阵,收打抢种忙不停”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机械化作业。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顺河镇农民用种肥一体机播种玉米,播种、施肥、压土一气呵成,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大面积播种,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95%以上。一系列的数字彰显着科技支撑作用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显著增强。

  科技进步了,经营方式也在不断完善。

  河南滑县万古镇杜庄村农民杜美超几年前加入了专业合作社。“以前自己种地费力又费心,现在有人帮着管理,种粮轻松多了。”杜美超说。

  近年来,各地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截至2021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21.6万家。目前,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到95.5万个,服务面积16.7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面积10.6亿亩次。生产经营方式的不断完善有效缓解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

  绿色发展可持续——

  农业绿色转型迎来金色硕果

  从大肥大水到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从各自打药到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近年来,农业绿色发展让透支的土地得以喘息,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黑龙江畔,万亩水稻郁郁葱葱。北大荒创业农场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区种植户路国海种了不同品种的水稻,但都一样长势喜人。这不仅是自身管理得好,还因给水稻做了“减法”。

  十年前,创业农场开始试验采取减播种量、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减面源污染的“五减”措施,探索水稻绿色发展和节约发展模式。从2012年试验到2017年大面积推广,这一措施得到农场、种粮大户的广泛认可,如今,应用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这几年,跟着农场做好水稻的‘加减法’,我们的土地真正肥起来,水稻真正绿起来了。”路国海说。

  给农业做“减法”的不只是北大荒。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部围绕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国农药使用量连年呈下降趋势,2020年和2021年农药使用量在25万吨左右,比2015年减少16%-17%,在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危害、保障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实现了化学农药减量预期目标。

  “以前农民自己打药。我们刚来的时候田里全是农药瓶。统一防治后,不但减少了防治次数,提高了防治效果,农药包装废弃物也回收了。”广东天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昭沛告诉记者,他们为农民提供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后环境变化非常明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扎实推进,绿色高效农药加快推广应用。截至2021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2.4%,比2012年翻了一番;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达11.1亿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6%,比2012年提高30.8个百分点。

  “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十年来,我国“虫口夺粮”保丰收成效显著。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的草地贪夜蛾“三区四带”布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选定为全球防控行动示范国家。据统计,2021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挽回粮食产量损失达2858亿斤,约占粮食总产的22%,比2012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植保防灾减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

标签:粮食   补贴   安全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