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给农民带来哪些实惠(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进展顺利 总体健康)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给农民带来哪些实惠(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进展顺利 总体健康),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给农民带来哪些实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进展顺利 总体健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给农民带来哪些实惠

2、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进展顺利 总体健康

3、新农村建设:让现代流通业走进农村

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给农民带来哪些实惠

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给农民带来哪些实惠


  今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时至年终,盘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成就时,农业无疑是亮丽的一页。在年初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和推动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关键词,中央和地方“好戏连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得到稳定、完善和强化,9亿农民收获了沉甸甸的实惠。

  
3397亿元中央财政支农资金
  
及时注入新农村
  
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并明确提出“三个高于”原则: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
  
在“三个高于”政策统揽下,中央财政安排的3397亿元支农资金及时注入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领域,这一数字比上年增加422亿元。中央投资安排农村建设资金约530亿元,其中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313.8亿元,比上年有所增加。
  
在中央财政加大支农力度的同时,地方财政投入也更多地“关照”农村。据初步统计,有20个省份的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比上年增长20%以上,其中有些省份支农资金增加40%以上。
  
令人欣喜的是,资金的到位速度也在加快。来自农业部的消息显示,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的51.7亿元良种、农机具购置、测土配方施肥三项补贴资金的到位进度明显快于往年。
  
在加大财政“输血”力度的同时,提升农民素质,培养农村发展的“造血”机制也在逐步推进。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培训资金1亿元,在全国1万个村开展培训工作。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订单培训、定向就业,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率。中央财政安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经费6亿元,预计到年底将培训350万人。
  
多策并举可望使农民
  
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综合各方的信息表明,今年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在增加“真金白银”的同时,更注重各项支农政策的配合,突出表现在“四个首次”和“两个突破”。
  
——首次在春耕之前向农民公布了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
  
——首次公布了小麦的最低收购价。
  
——首次在3月初提前预拨了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
  
——首次出台了对种粮农民的化肥、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政策。
  
——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政策不仅金额超过100亿元,而且补贴范围突破了13个粮食主产区,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
  
——补贴品种突破了仅限于柴油的涨价补贴。
  
“这无疑放大了支农政策的效应。”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众多着力点和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拉动下,农民增收的“步伐”逐渐加快。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粮食生产再获好收成,夏粮总产量1138亿公斤,同比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762元,实际增长11.4%,连续3年保持了前三季度两位数增长;棉花等主要经济作物发展势头良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继续增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初步分析显示,今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比去年增加300元以上,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6%。
  
权威人士指出,从目前形势看,实现“十一五”开局之年的粮食增产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衣、食、住、行”等农民
  
切身利益得到更多保障
  
“各地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出现新的变化和积极趋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表示,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可概括为“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总体健康”。
  
良好的开局不仅表现在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四大难”问题,也成为各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一组数字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与亿万农民息息相关的切身利益得到了更多保障:
  
——2000万。在中央财政安排的40亿元国债投资的支持下,2000万不安全饮水的农村人口喝上了“安全水”。
  
——250万。来自中央财政的25亿元国债投资,使250万农户用上了清洁的农村沼气。
  
——175亿元。中央财政安排的175亿元投入农村公路建设,按照这一速度,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有望在5年内通上公路。
  
——12亿元。中央财政的12亿元投入资金,使中西部部分地区的农网得到完善,并顺利启动了无电地区的电力建设工程。
  
——89.7亿元。中央财政今年投入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89.7亿元,从明年起,全国所有农村中小学将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
  
——4.06亿。在中央财政投入的47.3亿元资金支持下,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平均50.07%的县(市、区)进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参合农民4.06亿人。明年,这一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全国八成的县(市、区)。长期困扰农民的“吃药贵、看病难”问题正在缓解。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日前表示,2007年新增政府投资的大部分要用于新农村建设,确保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总规模比2006年有所增加。随着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的稳定和强化,新农村建设将取得更多突破,9亿农民也将得到更多实惠。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进展顺利 总体健康

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进展顺利 总体健康


  新华网北京<?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72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中央和地方好戏连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可概括为开局良好、进展顺利、总体健康三句话。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唐仁健说,全国上下已形成一个热情关心、积极参与、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声势大。中央先后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下发今年一号文件,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直接对全国县委书记和县长开展专题培训,研究、部署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各地普遍加强了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协调,15个省份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31个省份都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下发了指导新农村建设的文件。


  二是启动快。天津、吉林、江西、浙江、广西等5个省份已编制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北京、河北等22个省份正在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26个省份已确定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方案。


  三是投入多。中央财政今年预算支农资金规模达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有所增加。发展农村沼气安排25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安排40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前不久国务院又专门安排125亿元对种粮农民实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每年安排137亿元对库区移民进行后期扶持。各地也普遍增加了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初步统计19个省份的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比上年增长20%以上。


  据唐仁健介绍,各地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出现新的变化和积极趋势。如,夏粮在气候异常情况下连续第三年增产,农民收入在前两年连续增加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乡村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障有所加强;村容村貌取得新变化,村庄建设规划开始起步,生活环境改善得到重视;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业三税全面取消,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


  各地注意改进工作方法,用民主商议的办法搞建设,注意抓农民关心的实际问题,着重提高农村生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他同时指出,推进中确实也存在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但这只是前进中的问题,并不影响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的主流和大局。


  唐仁健概括说,从实践和群众反映看,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有急的倾向。对建设新农村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短期工作目标来要求和部署,在工作推进上操之过急,缺乏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二是有偏的倾向。对建设新农村目标的全面性、完整性认识不够,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在工作中偏重于新村规划和村庄整治,对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深化改革的任务重视不够。三是有冒的倾向。脱离当地实际,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盲目攀比发达地区,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标准定得过高。四是有同的倾向。不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不区分轻重缓急,一张图纸,一种模式,一个步调。另外,少数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试点过程中存在违背农民意愿调整承包地、宅基地以及集中资金垒大户等倾向。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牵涉面宽,任务繁重,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唐仁健说,下一步工作要突出把握好六个方面:


  一是注意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一方面,要把政策宣传作为宣传重点。深入广泛地宣传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和基本原则,深入浅出地解读建设新农村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把中央的精神传达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另一方面,注重宣传典型的示范性和适用性,更多地宣传中西部地区、传统农区和粮食主产区的典型,宣传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让农民得实惠的典型,宣传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典型,宣传用民主办法搞建设、真正把决策权交给农民的典型。


  二是突出生产发展中心任务,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大多数地区而言,必须突出抓好生产发展,重点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多下功夫,多想点子,多出思路,多办实事。继续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促进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县域经济。


  三是坚持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和发展动力。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改革的前提,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推进集约经营、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撤乡并村和调整农村居民点布局,都不能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在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深化农村金融体制、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要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四是妥善处理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主动的关系,尽快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一方面,本来应当承担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政府要承担起来。另一方面,应当由农民自己投入的事业,也要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适当支持,引导农民自力更生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物质和精神的鼓励,如适当调整税收政策,吸引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包村包片、村企结对等方式,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核心是既要避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什么都靠国家、靠中央;又要避免推卸责任,凡事都强调靠农民、靠地方。


  五是真正把决策权交给农民,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干什么不干什么、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以及怎么干,要由农民确定,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强迫农民。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向和物资运用,都应当让农民知情,接受群众监督。新农村建设为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要落实好村民自治制度,搞好村民议事和村务公开。


  六是搞好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注重实效。进一步细分地域类型、细化指导措施,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认真研究中西部地区、传统农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问题。要突出特色,包括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特别要突出乡村特色,不能把新农村建成新城镇。不搞统一标准,不搞达标升级,不搞评比检查。各地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千差万别,新农村建设的起点高低和进展快慢也会各不相同,绝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检验、去要求。(记者 董峻)

新农村建设:让现代流通业走进农村

新农村建设:让现代流通业走进农村


  “今年春节回老家过年,感觉衣食住行很不方便,连个大点的商店也没有!”<?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先生这样向记者谈起他沂蒙山区农村的家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这有望改善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的现状,让现代流通业走进农村。
  
民以食为天,但农村食品经营、餐饮场所卫生条件远不如城市。据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办公室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100多万个食品生产单位约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小作坊,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或城乡接合部。绝大多数食品经营户没有履行商品进货验收登记和索票索证制度,一些地方的假冒伪劣产品盛行。
  
针对农村市场流通不畅、市场体制不充分等问题,21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
  
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要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标签:农村   农村建设   农民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4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