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正式亮相(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1)——综述)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正式亮相(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1)——综述),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正式亮相的知识,其中也会对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1)——综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正式亮相

2、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1)——综述

3、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2)——新思路 新举措 新进展

4、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3)——新思路 新举措 新进展

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正式亮相

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正式亮相

编者按:服务行业,成就自身。中国农机化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农机化行业为己任。随着我国农机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协会意识到全面、真实、客观、准确地记录全行业发展足迹,深入研究农机化行业的政策、数据和热点是对行业、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同时也为农机化事业发展留下了史料。

2016年3月23日,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首次推出了《2016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白皮书》,作为协会重要的智库产品,《白皮书》自发布以后,受到了农机化行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得到了农业部及农机化主管部门的认可。

因此,协会经过过去一年精心筹备和编撰,推出了《2017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白皮书》,新的《白皮书》不仅延续上一部的主体定位和写作思路,还广泛征求了行业专家的指导意见,在内容上更进一步的打磨和斟酌,力求更高质量的提升这部作品的价值。

刘宪会长介绍《白皮书》编写情况    摄影/孙冬

新的《白皮书》全面详实的记载了2017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情况、主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收集了行业发展的基础数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约33000多字:

第一部分前言对白皮书的编撰目的和定位进行了说明;

第二部分综述主要反映2017年我国农机化发展的主要成果、数据指标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和农业产业情况。

第三部分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收录和反映了2017年行业的新变化和动向,共19个方面的内容:

高层关注农业机械化

购机补贴务实精细实施

探索开展农机扶贫公益活动

科研投入和成果明显增加

农机工业稳中求进

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进展明显

推进从业人员素质技能提升

农机事故持续下降

农业机械展会全面增长

因地制宜推进丘陵山区机械化

绿色农机化方兴未艾

畜牧养殖业机械化需求旺盛

设施农业水平提升

果蔬茶机械化成为新增长点

甘蔗生产机械化有望进入跨越式发展

智能农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烘干机持续高速增长

玉米籽粒直收艰难推进

国际交流活跃

第四部分展望则在分析发展规律、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今后几年农机化发展的趋势、思路和措施,从行业协会的角度提出了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新的《白皮书》立足农机化行业,涵盖农业、畜牧、设施等相关领域,相较于2016年的《白皮书》,组要体现为三大新特点:

1、内容更全面、选题更综合、视角更宽广。力图通过梳理全年的数据资料,全面客观回顾和见证农机化事业发展历程,分析热点问题,探讨发展方向,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意见建议。

2、专家队伍进一步扩充。在编写过程中,白皮书编写组邀请到涵盖农机行业管理、推广鉴定、科研院所、企业市场等各领域专家共同把关,共同贡献智慧,使之不仅仅是一本记录册,更是行业智慧的结晶。

3、宏观与微观并重。新的《白皮书》既包含全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分析,又突出新领域、新变化的特点。既有宏观战略方面的见解观点,又有“接地气”的分析总结。为管理者和学者探讨研究我国农机化发展规律提供详实素材,为科研人员认识和分析农机化发展技术提供借鉴和帮助,为企业开发产品、开拓市场提供发展方向和趋势。

《白皮书》旨在全面、真实、客观、准确地记录全行业发展足迹,深入研究农机化行业的政策、数据和热点,为政府谏言、为企业参谋、为行业服务,同时也为农机化事业发展留下史料。受水平、能力和时间所限,《2017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白皮书》中一定有许多疏漏和错误,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1)——综述

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1)——综述

资料图

关注和研究宏观经济环境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年度农机化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当年的新情况、新问题。

2017年, 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原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增长近10%,带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温和上涨。

据有关机构统计,2017年食品价格指数为174.7,较去年提高13.2个点。全球粮食播种面积7.71亿公顷,同上年相比下降0.46%,产量为29.40亿吨,较上年增长4.93%。

从国内农业发展来看。2017年,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步伐,供给质量显著提升。

布局结构调适,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提高至76.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产量占全国比重提高至74.4%,南方水网密集区生猪存栏累计调减2300万头,生产力布局与资源禀赋匹配度进一步提高。

产品结构调优,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222万公顷,比上年减少81万公顷,但全年粮食总产量61791万吨,仍保持较高的产量水平。棉花产量549万吨,油料产量3732万吨,糖料产量12556万吨,茶叶产量255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8431万吨,牛奶产量3545万吨,水产品产量6938万吨。新增耕地灌溉面积109万公顷,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4万公顷。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为CPI平稳运行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受原料成本和环保成本上升影响,农资、农用柴油价格下半年起全面上涨。“菜篮子”农产品价格呈现季节性上涨。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432元,增速为7.3%,分别高于GDP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0.4个和0.8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2.71:1,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工资性收入主体地位继续巩固。受农民工总量和工资水平双增长影响,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达到5498元,增收贡献率达到44.5%。

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农业和以参与体验、示范教育、休闲观光为主的休闲农业快速发展;行业收入的差异驱使劳动力脱离农业的趋势加大,“机器换人”的需求增加;农业生产内涵趋于丰富多样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产量的变化,农村经济的发展等新情况对农机化提出新的更为迫切的需求。认真研究这些需求,是对农机化发展提出正确评估和预测意见的基础。

2017年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进入一个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各行各业都有新的发展思路,呈现新的气象。中国农业机械化行业在经历了前些年高速发展后,开始进入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

据初步统计,2017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1%,达到66%以上。全国农机总动力接近10亿千瓦,亩均动力约为0.38千瓦。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291.3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15%。农机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下降,企业的投资更加理性,注重质量的提升。

农产品价格下滑、国Ⅱ升国Ⅲ等因素,影响了农民购机能力和购机意愿,农机工业进入了深度调整阶段。在经历了年增长率10年持续在15%以上的高速发展期后,2014年出现拐点,2017年仍保持较低增速。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行业骨干企业的数据显示,2017年农机行业2429家规模以上企业中217家出现亏损。大型拖拉机生产51052台同比下降18.93%,谷物收获机下降12.58%,玉米收获机下降11.44%。烘干机、青贮收获机等部分产品市场销量不降反曾,异军突起,为农机市场增添了难道的一抹亮色。

农机出口在经历2016年较大幅度滑坡之后,2017年在更为复杂的出口环境渡过。

一方面,发达国家经济复苏速度有所加快,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企稳回升,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等利好因素成为2017年农机出口市场的重要支撑。

另一方面,逆经济全球化思潮涌动,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温,少数国家的贸易政策不同程度地偏离自由贸易原则和经济全球化轨道,贸易摩擦进一步增多,影响农机出口回升。

进入盘整期的2017年农机出口市场,出现小幅反弹。据我国海关统计,农机行业出口额100.89亿美元。农机工业出口下滑也受到全球经济和农机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2017年世界农机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依然萧条,对中国农机企业外销的影响明显。

2017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宏观环境继续向好,社会各界特别是高层领导更加关注农机化。围绕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率队深入江苏等地的农机制造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制造转型升级”为主题的重点考察调研。

调研报告从支撑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以及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改变农民增收方式和推动农村发展的角度,提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政策建议,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马凯副总理均作出重要批示。

2017年,国家支持农机化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6月12日,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印发《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2017—2020年)》。

9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农机装备现场推进会,对落实《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年)》提出了具体要求。11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特别增加了对农机装备制造行业的项目支持。

12月,现代农机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2017年度启动实施17项,农业部启动“十三五”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等。

2017年,中央财政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86亿元,深松作业补贴资金20亿元,重点推进敞开补贴、信息化管理、违规查处、信息公开、新产品试点等工作,政策实施逐渐由快速增长转向精细、务实、普惠实施。

在西藏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开展补贴差别化试点,适当扩大补贴范围,适度提高补贴标准,助力西部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研究提出丘陵山区开展补贴政策差别化措施,鼓励各省新产品试点向丘陵山区亟需适用机具倾斜,促进农机化水平区域间均衡发展。

各地贯彻落实《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清理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政策的通知》精神,积极应对“农机产品测试检验费”停征后农机推广鉴定面临的新形势,主动履职尽责,积极挖潜扩能,确保农机推广鉴定工作不停、力度不减、有序开展,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2017年部级推广鉴定受理的9大类农机产品中,除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大类外,其他均有产品申报。与2016年相比,田间管理机械、排灌机械和动力机械大类比例略有增加,但受理种类仍相对集中,所有产品中,动力机械仍然是申请数量最多的产品,占到总申请量的48.97%,收获机械、耕整地机械、田间管理机械分列二、三、四位,占比分别为17.25%、13.08%、7.99%。

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指导、支持农机鉴定机构积极受理、开展鉴定能力范围内的省级推广鉴定,主动承接能力范围内的部级鉴定项目,优先保障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的农机产品的推广鉴定。

国家对农机研发和农机化技术研究的投入增加。2017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大幅度增加农机网岗位专家,实现了50个产业体系全覆盖,显著增强了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的人才支撑。

绿色农机化技术推广成效明显,粮食烘干仓储、深松整地、免耕播种、高效植保、节水灌溉、高效施肥、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畜禽粪污机械化处理技术推广和丘陵山区宜机化土地整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九大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水稻机械化水平稳步推进,机械种植比例继续提高;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继续提升,籽粒收获备受关注;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向好,更加注重提质增效;马铃薯机械化水平继续提高,发展空间大;棉花机械化生产稳步提升,机收水平加快;油菜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增长较快,作业水平稳步提高;花生播种、收获两个薄弱环节机械化加快发展;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快速恢复增长;甘蔗机械化生产有所突破。农机市场继续保持活力。

2017年“农业全程机械化云服务平台暨希望田野APP”上线运行。运用现代传感、物联网、信息化技术为农机装上“千里眼”“顺风耳”,为我国农机装备的智能化、信息化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布作业信息,提高供需对接效率,组织调度更加高效。2017年全国机械化收获冬小麦3.3亿亩,“三夏”机收整体进程缩短一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达到85%以上。

广西、广东、云南等主产区的甘蔗生产机械化均呈现了崭新的局面:广西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广东湛江有望实现新突破,云南开始启动并呈现良好势头。健康养殖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装备加快发展,果蔬糖茶机械化成为新增长点。2017年甜菜种植面积扩大,对甜菜机械化需求增加。

2017年农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活动数量增加,形式更加活跃,首届中国农业机器人大赛在武汉举办。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设呈现综合性发展的趋向,出现提供生产所需的肥料、农药机械等诸多服务内容的农事服务组织。农机互助保险在帮助机手排忧解难、及时发现和处置农机事故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地区农机事故统计准确率提高。

安全监管力度和变型拖拉机治理力度加大。农机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向好。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下降17.4%、2.3%和28.9%。

改革创新引领行业协会走向前台,2017年行业三大协会充分发挥人才、智力资源优势,为政府部门重大决策、行业发展政策、项目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前期调研评价、实施进展评估,效果评价服务和建议。受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组织力量对《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全面考察评估了行动方案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深入分析了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建议,为国家有关部门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协助并参与了民盟中央开展的《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制造转型升级》专题调研活动,形成了具有重要影响的调研报告。在积极参与国际展会竞争,组织好大型专业化农机展会的同时,行业协会秉承市场导向、服务当家的理念,开展团体标准制定、智库建设、农机化扶贫等公益活动,2017年中国农机化协会创建了“先农农机智库”,发挥行业优质智力资源优势,编著出版了《2016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白皮书》、《农业机械化研究文选(2016)》等智库产品,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2017年2月首个协会团体标准《农机深松作业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要求》正式发布。中国农机化协会和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信息中心依据该标准面向社会开展监测系统选型活动,解决生产急需,得到农机使用和管理者的赞誉。

纵观近十几年来农机化发展的历程,2017是努力探索、艰难前行的一年。发展中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农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途径、目标不够清晰,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不能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大中型青贮收获机械、采棉机、甘蔗收获机械及精准作业装置等高端农机产品短缺,低端产品过剩,“无机可用”和“无好机用”现象依然存在;农机鉴定供不足需,信息化滞后发展,质量监督手段有限的问题日渐突出;亩均农机动力数量偏高,说明农机作业利用率偏低;农机新产品研发、制造和推广受政策、制度变化因素的影响较大。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十分突出,甚至出现部分山寨产品公然侵犯著名企业产品商标权益的情况,在2017年国际农机展上品牌侵权愈演愈烈,受到了业内人士的严厉批评和谴责。

2017年环保要求高,压力加大。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对农机行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要求农机生产企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严格执行非道路机械国Ⅲ排放标准,并积极参与国Ⅳ标准的制定。农用柴油发动机的升级换代,加快了装备的智能化发展,但国Ⅲ电控发动机的维修保养问题凸显。

农机工业低速增长已经成为新常态。发展速度回归理性的背后,反映出企业创新能力薄弱、有效供给不足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真正具有承载新时期制造业能力的高水平人才较少,“大国工匠”的缺失导致项目实施成功率较低。中国批准发放的工业许可证数量据统计是世界第一,但由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却仅占世界的1%。

2017年,农机市场依然严峻,农机流通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困境。整体市场稳健推进,拖拉机、收获机等传统农机市场却持续低迷;国内农机市场出现大幅度滑坡,出口市场却表现强劲;既有传统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有果蔬、甘蔗机械等蓝海市场的崛起。农机流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单一、盈利渠道狭窄的问题日益显现,农机购置补贴去经销商化,流通企业经营风险加剧,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农机社会化服务方面与使用者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2017年用户急需的技术和机械得不到满足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善。与日益增长的农业生产对高性能、专业化的需求相比,农机装备制造在产品的开发理念、设计指标、适应性、资源配置利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农机市场总体呈现低迷状态,部分产品销售下滑严重,企业库存增加,产品积压导致企业举步维艰。低端产品和技术饱和,国产农机在适用性、可靠性、人机工程和智能化等方面与使用者要求差距大,也是2017年用户质量投诉的热点。由于从业人员流动频繁、职业培训跟不上,教材陈旧等诸多因素影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没有明显提升。

2017年农机作业数据分析处理应用平台迅速发展,但存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各自为战,盲目建设和重复投入的弊端。开发的平台数量多,水平参差不齐;功能相近,数据不匹配。标准不一致,为今后应用工作带来隐患和浪费。

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2)——新思路 新举措 新进展

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2)——新思路 新举措 新进展

资料图

高层关注农业机械化

随着农机装备制造行业不断发展,我国农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科技研发、技术水平、制造能力上取得了瞩目成就,也得到高层领导的重视与关注。

2017年5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了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开封工业园,参观了该公司的拖拉机装配车间和农机服务信息中心,并登上PL2304型智能化大马力拖拉机。对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大马力拖拉机,以及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打造的智能农机服务平台,李克强总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马力拖拉机,“中国制造2025”更需要大马力发动机。

正是在中央领导人关心与支持下,国产大马力拖拉机一路加“马”,逐步缩短与国外的差距。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9月25日,“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东方红-LW4004拖拉机作为行业唯一代表登台亮相,备受世人瞩目。

围绕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以下简称民盟中央)开展“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制造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大调研。

2017年3-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等领导分别率队,赴江苏、山东、河南的农机企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主管部门等创新创业企业和服务机构开展重点考察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发展质态,与农机企业探讨农机装备制造转型升级的整体思路和具体举措,农机生产、研发及销售情况,以及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经营状况和农机购置使用等情况,就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业现代化等问题与相关人员深入交流。

民盟中央呈报给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调研报告从支撑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以及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改变农民增收方式和推动农村发展的高位,针对我国农机产品的现状列出五条我国农机装备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四项建议措施。调研报告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马凯副总理先后对报告作出重要批示。

为做好此次调研工作,民盟中央特别邀请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等单位参与有关工作。为配合做好调研工作,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专门组建了以刘宪研究员为组长,包括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中国农机化导报及协会人员组成的专家小组,全力以赴配合开展相关工作,包括基础素材收集、提供行业资料,行业形势分析数据,重点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和农机合作社基本情况。

随着中央领导对农机行业的重视,作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支持领域之一的农机制造行业,各种支持政策相继出台。

6月12日,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印发《推进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方案(2017—2020 年)》。

9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组织召开农机装备现场推进会,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并就推进农机装备发展发表讲话,农业部农机化司介绍了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情况,并对农机行业落实《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年)》提出了具体要求。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1月27日发布的《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特别增加了对农机装备制造行业的项目支持。农业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两次共同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科研院所、企业、协会对农机装备转型升级的意见与建议。

12月,现代农机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由发改委制定并正式印发。

购机补贴务实精细实施

2017年,中央财政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86亿元,扶持159万农户购置机具187万台(套)。补贴政策重点推进敞开补贴、信息化管理、违规查处、信息公开、新产品试点等工作,全年改革目标明确、革新力度大、创新亮点多,补贴工作的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不断成熟,补贴政策逐渐由快速增长转向精细、务实、普惠实施。

由于各地农机化发展水平和自然禀赋、农业生产方式等的差异,农民对购机补贴需求日益迫切,“想要补不了”的问题依然突出。

为拓展补贴机具种类范围,破解缺门断档机具供给难,农业部、财政部组织10个省开展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组织6个省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两项试点工作的开展有效带动了农机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进一步调动了企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性。

在西藏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开展补贴差别化试点,适当扩大补贴范围,适度提高补贴标准,助力西部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研究提出丘陵山区开展补贴政策差别化措施,鼓励各省新产品试点向丘陵山区亟需适用机具倾斜,促进农机化水平区域间均衡发展。

农机购置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新制定了《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取消“补贴机具两年不许倒卖”等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规定,有效降低了政策的操作风险。

为进一步加大购机补贴产品经营违规行为打击力度,严惩失信违规产销企业,建立健全农机购置补贴产品违规经营行为处理制度,确保补贴资金安全,农财两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违规经营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强化农财联合查处机制,对违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重点加强对大中型机具的核验和单人多台套、短期内大批量等异常申请补贴情形的监管。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和各省做好违规企业查处工作,各省用好违规处理及黑名单数据库,对违规企业实行省际间联动联查。探索开展机具唯一化监管,开展“一机一码”二维码标识研究,实施农机产品终身化、唯一化、条码化监管,强化对补贴机具生产、投档、销售、报补、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源头上加强补贴机具管理。

农机管理部门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农机管理模式,开展便民利企工作。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投档系统应用,促进“无纸化投档”,减少企业重复多次投档的负担。青岛等地探索开展手机app申领补贴,让“手指一点,补贴到手”成为现实。鼓励按照“减少增量,压缩存量”的原则,开展补贴资金动态调剂,减少资金的结构性结转。

继续打造“阳光补贴”,促进政策公开透明,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农机补贴投诉举办电话和专栏网站,补贴资金实施进度、受益农户信息在网上实时公开,提升购机农户的政策参与权和知情权。继续推进敞开补贴,促进应补尽补,提升农民的补贴获得感和政策普惠共享程度。

探索开展农机扶贫公益活动

2017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农业部《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农业产业扶贫的通知》等文件的印发,极大地鼓励和动员了社会力量投身到扶贫工作中去。在政府部门和农机管理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农机化行业积极响应中央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号召,务实推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踊跃开展农机扶贫公益项目,充分发挥农机化的优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中国农机化协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扶贫活动。通过发布扶贫公益活动倡议书,鼓励号召协会会员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发挥行业优势,促进贫困地区改善生产条件,改进生产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农机化水平,为脱贫摘帽提供技术支撑。

倡议得到了协会全体会员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在行业中营造了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6月,协会联合有关单位和农机企业举办“牵手贫困村,助推机械化”农业机械定向捐赠活动,向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团庄村捐赠拖拉机以及配套的深松机、旋耕机、铧式犁、马铃薯种植机、马铃薯收获机、谷物播种机等农机具12台(套),共计价值约40万元。

此外,协会还出资10万元为贫困村兴建机库棚。12月,协会与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联合开展农机募捐活动,为河北省曲阳县募集到微耕机、烘干机、喷雾机、割灌机等各类农机具150台套,价值近百万元。

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积极推动农机与产业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如为河北曲阳县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专家组配备农机技术专家。围绕曲阳县果树产业发展,通过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努力牵线企业促进农产品营销,打造农产品品牌;组织开展爱心捐书活动和贫困户走访慰问活动等。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工学院围绕服务国家农业农村重大战略需求,在精准扶贫、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中主动谋划,探索出一条产教融合的农机化精准扶贫之路。2017年,携手上海三久机械有限公司,在湖北、湖南、江西、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等7个南方丘陵山区省份的17个贫困县实施赠机助产精准扶贫活动,共捐赠烘干机25台套,价值约300万元。

山西省大力推进农机资产收益性扶贫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载体作用,增加贫困户收益,助推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2017年,全省各级农机部门累计投入5500多万元,在44个贫困县建立125个农机合作社资产收益性扶贫试点,吸纳和带动5200余户贫困户1.5万名贫困人口,扶持购置1300多台(套)农机具,作业面积20多万亩,为贫困户分红350多万元,贫困户户均分红达到700元。

甘肃省2017年在天水、临夏、张掖等3市(州)15个县(区)开展“一乡一农机合作社”建设试点工作,旨在推进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机产业扶贫。

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3)——新思路 新举措 新进展

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3)——新思路 新举措 新进展

资料图

4 科研投入和成果明显增加

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了17项“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中央财政经费投入总额35021万元,每项均超1500万元。农业部启动“十三五”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现代农业装备”学科群新增农业部植保工程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处理装备重点实验室等6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形成由1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14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5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的学科群实验室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农业工程学科进入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 “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农业装备与技术成果丰硕。农机装备6项创新成果获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主持完成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青岛农业大学尚书旗教授主持完成的“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扬州丰尚公司董事长范天铭主持完成的“大型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的创制及产业化”等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农机行业7项科研成果和2个团队获2016至201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其中“旱田全量秸秆覆盖地免耕洁区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和“东北玉米垄作少免耕播种与垄台修复技术及装备”获一等奖,“现代农业工程集成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和“东北玉米垄作少免耕播种与垄台修复技术及装备”获二等奖,“茶园全程机械化作业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核桃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应用”和“高效节能稻谷热泵干燥技术与装备”获三等奖,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创新团队和设施农业工程工艺与环境控制创新团队获优秀创新团队。

农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中心主任赵春江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是智能农业领域首位院士。至此,农机行业院士已达6人。

在农业部公布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新增岗位科学家候选人名单中,农机岗位专家数量大幅增加,达到105人,实现全部50个农业产业体系全覆盖。新一届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成立,共设立1个综合组和10个专业组,专家组成员包含了农机领域院士和22所大学、27个科研单位共138位知名专家。

5 农机工业稳中求进

2017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体实现正增长,仍然保持着持续健康发展的势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536家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498.9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84%。农机行业13个子行业中除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行业为负增长(-0.27%),其余主营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速较大的有渔业机械、棉花加工机械和畜牧机械,分别是54.87%、 26.65%和26.62%。

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47.5亿元,增幅7.82%,利润增幅高于收入增幅,效益状况持续改善。除个别子行业为负增长外,利润增长较大的前四位是:棉花加工机械增长35.15%,渔业机械增长34.70%,畜牧机械增长33.74%,拖拉机增长23.08%。

据海关统计数据:2017年农机行业进出口总额12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1.18%。其中进口额22.38亿美元,同比下降1.78%,出口额100.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53%。拖拉机(包括轮、履及履带牵引车、手扶)出口总量是151519台,同比增长20.40%;进口总量1619台,同比增长10%。联合收割机出口15662台,比2016年下降了87.80%,进口400台,同比下降了56.62%。

尽管2017年农机工业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下滑趋势好于预期,但产品市场的表现冷热不均,主体产品仍在低谷行走。拖拉机、收获机械等继续走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大型拖拉机生产51052台,同比下降18.93%;中型拖拉机生产367210台,同比下降11.86%;小拖拉机生产996176台同比下降13.24%。谷物收获机生产234991台,同比下降12.58%,玉米收获机生产77429台,同比下降11.44%。

拖拉机行业整体下滑原因既有国II升国III后用户提前透支购买,造成刚性需求下降,也有拖拉机更新进入结构调整期,中小型拖拉机出现滑坡。2016年三大粮食作物价格大幅度下降、农机作业收益下降、农民收入减少等,都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大马力拖拉机市场却逆势上扬。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骨干企业200马力以上拖拉机2017年市场销量增长28%,行业总量为历年最高。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补贴政策的促进。农机购置补贴中给予此段拖拉机16200元的购置补贴,在一些省份同时给予了额外的地方补贴。另外超过20亿元的各级深松补贴的继续实施也促进了200马力以上拖拉机的销售,尤其是在黑龙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土地规模较大的区域。

二是土地流转面积的稳步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都助力了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市场的增长。

大型轮式收割机市场2017年继续着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接近40%。黑龙江是大型轮式收割机的主要市场,也是受玉米面积调减影响最大的区域。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市场的下滑,一是经过多年的高位运行,市场趋于饱和;二是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大品牌也加入价格战中,市场透支严重;三是因粮价下跌,消费者购买力降低,直接导致更新速度放缓。

与拖拉机行业相似,谷物联合收割机和玉米收获机在整体市场低迷的状态下,大喂入量、适应区域用途的产品受到市场欢迎,增长加快。中国农机工业协会《2017年中国农机工业运行数据与简析》报告中通过对行业骨干企业各类产品市场分析后认为:由于黄淮海地区玉米籽粒直收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用户需求的增长,7公斤和8公斤纵轴流谷物收获机高速增长。水稻收割机喂入量明显增大,喂入量5公斤产品同比增长了26.92%,5公斤水稻收割机的总产量占整个产量的72.86%,成为市场主力军。另一方面适应南方丘陵山区用的喂入量小于1.5公斤的简易型水稻收割机增长非常快。

相比较主流产品的“寒冷”,一些小众产品逆势增长,成为农机行业的一股“清流”,为全行业稳定增长起到了“填补”作用。如:农产品初加工机械2752838台,增长10.46%,饲料生产专用设备488035台,增长5.73%,收获后处理机械976136台,增长5.52%,棉花加工机械10889台,增长4.82%。大型自走青贮机械行业销量在2017年也达到了历史高峰,同比增长15%。

随着国家对种植业结构的深入调整,2017年在“镰刀弯”和黄淮海17个省区共431个试点地区调减了接近2000万亩的籽粒玉米,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同时国家给予“粮改饲”项目补贴20亿元,都促进了大型自走青贮机械行业的增长。

6 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进展明显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部署,农业部聚焦粮棉油糖九大作物,围绕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六个主要环节,全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动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7年,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组的62位专家开展了160多次调研指导,分区域研究论证作物品种、种植制度、经营规模、装备技术等要素集成配套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第一批将南方双季稻、中原两季作物区马铃薯等18个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向社会进行推介,提出了破解瓶颈难题的方向性思路意见。全国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共印发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993个,形成技术模式1406个。全程机械化工作的关注点由互相割裂的单项技术向集成组和的一体化方案转变。

2017年农业部安排专项资金在27个省(区、市)140个县(市、区)布局建设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覆盖粮棉油糖九大作物及牧草、青贮玉米,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基地。

在2016年首批28个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基础上,2017年全国共推出122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已有150个县率先基本实现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其中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大豆、花生、棉花等多种大宗作物主产县。各示范县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0%、80%,高效植保、秸秆处理、产地烘干机械化能力分别达到60%、80%、40%以上。

带动全国粮食和大宗经济作物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水稻机插(播)率达到46.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完成玉米机收面积3.68亿亩,玉米机收率达69%,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全国共收获小麦面积3.17亿亩,机收比例达9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全年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突破80%。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显著推动了农业生产上规模、降成本、增效益,为产业兴旺和农业现代化增添了新动能。

2017年全国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全国性全程机械化现场推进活动4300余次,参加人数60多万人次。棉花、甘蔗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有大幅度提升。其中,2017年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机采率达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区棉花机采水平快速提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棉花机采率达80%,比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机采率达25%以上,比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机采开始起步。

山东省、湖北省机采棉均实现了零的突破,2017年山东省机采棉面积达到3万亩。2017年12月18日—19日,农业部在广东省湛江市举办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活动,进一步突破甘蔗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广东省2017年新增甘蔗收获机械55台,总量超过80台(套),作业面积达到10万亩,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从原来的2%提升到5%;广西着力推进大型甘蔗机械试验检测鉴定基地建设。争取财政投入资金450万元,初步建成甘蔗种植试验基地800亩,成为推动先进适用甘蔗生产机械试验检测、示范推广的大型基地。

标签:农机   发展   行业   机械化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4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