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地流转中端牢中国饭碗:记山东莱州种粮大户徐启云(在城乡融合中“解锁”乡村共富的密码)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在土地流转中端牢中国饭碗:记山东莱州种粮大户徐启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在城乡融合中“解锁”乡村共富的密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在土地流转中端牢中国饭碗:记山东莱州种粮大户徐启云 ♂
在土地流转中端牢中国饭碗:记山东莱州种粮大户徐启云徐启云原是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沙沟西村村民,曾在莱州市三山岛街道夏家村务工。务工期间,他发现莱州市粮食生产基础较好,在与该村支部书记的交流中萌生了流转土地发展粮食生产的念头。在该村支部书记的支持和帮助下,徐启云开始发展粮食产业。随后,为了能够发展一定规模粮食生产,他于1997年举家搬到莱州市三山岛街道夏家村居住,开始了自己种粮大户的“职业生涯”。他依法有偿流转周边村民零星土地,充分利用莱州气候好、土质优、基础强的优势,开展粮食生产。截至目前,他流转土地1400多亩,进行小麦、玉米等粮食种植,在他的精心管理下,粮食产量较高、质量较好,深受客商欢迎,2022年,他发展粮食生产收入达到300余万元。
一、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劳动力转移和增收双赢
通过争取三山岛街道和部分村庄的支持,徐启云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与农户签订了承包合同。在20余年的发展中,该种粮大户不断扩大规模,现已在三山岛街道王贾村、诸冯村、小朱家村、夏家村、前吕村等5个村庄流转土地,涉及300多户村民土地,共计1300余亩。流转价格每亩600元至800不等。除了每年按合同规定付给流转户土地租金外,他还雇用50多个农民进行劳动,使土地流转户足不出村就可以获得2份收入,“土地流转+雇人用工”的模式不仅让徐启云在粮食生产中能够有种粮的“老把式”为他管理农田、保障收成,而且增加了周边农民的收入,真正发挥了带动致富的作用。在开展土地流转时,他注重流转村内无劳动能力的村民的土地,不仅保障了土地的最大限度利用,而且增加了无劳动能力村民的收入,解决了这部分农民因不能种地而没有收入的后顾之忧。
二、通过土地流转,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经营进程
先进的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小农户经营的模式无法实现大型农机的运用。近年来,在生产过程中,他加大资金投入,促进了先进生产种植技术、先进生产模式和现代管理理念的运用和推广。同时,规模流转农户土地,运用先进农机开展农业生产,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他投资80多万购买了现代化大型喷灌设备、小型喷灌机、收割机、脱粒机等多种现代化设备,大幅度提升机械化水平。依托粮食规模生产的优势和需要,他投资20多万建立2个粮食储备库,不仅减少粮食浪费,并且每年收购村民粮食,解决村民卖粮难、存粮难的问题。
三、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保护了粮食安全
通过土地流转,使农户将无力经营或不愿经营的土地及时流转出让,由种粮大户统一规范管理,既扩大了种粮大户经营规模,促进了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又解决了“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的人地矛盾,有效地遏制了土地撂荒等现象。通过土地流转,推动了先进农业机械的使用,把普通耕地变成丰收田、致富田。土地规模经营后,徐启云直接联系农资厂家,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支出,降低了生产成本,仅化肥农药一项,一亩地便可节约成本40多元;同时,规模经营也使得播种、打药、收获等农机作业成本降低,真正实现了节本增效。目前种粮大户徐启云每年可生产粮食300万斤,年收入约375万元。
实践证明,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及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土地合理适度流转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宽阔而实惠的路子,也是维护粮食安全生产的有力措施,由此,不但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也解决了部分农民的种地困难,而且盘活了耕地资源,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乡融合中“解锁”乡村共富的密码 ♂
在城乡融合中“解锁”乡村共富的密码2021年和2022年,上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位列全国首位,“十三五”期间,上海同样是排头兵。从全国排序来看,这是可圈可点的成绩。不过,要衡量农民收入增长,还有一个被国际看中的概念,叫“城乡居民收入比”。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成为与“共同富裕”直接挂钩的两个指标。由此,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是上海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聚焦农民增收,则是上海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然面对的考题。
谁是“农民”?
据上海市统计局提供的2022年数据显示,上海农业户籍人口约有120.9万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农村常住人口约266.15万人。统计意义上的“农民收入”,就是指农村常住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还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据上海市统计局相关数据,在上海,不分户籍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约有25万人,另据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在特定时段监测,不分户籍从事规模化种植经营的相对固定从业人员约4.9万人。
由此,这些上海户籍农村常住居民和农业从业人员的增收与保障,就是这道“考题”主要聚焦的两类问题,而它的背后关联着不同的脉络与答案。
连城带乡 融合发展
普惠农村居民
“即便看到,上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国内居首,特别是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在缩小,但也仍然要意识到问题。譬如,城乡区域的不平衡,收入结构的差异性,群体内部的差异性,收入差距的绝对值等,都是比较明显的。”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上海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而对标欧洲,多数国家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小于1.5,“我们更清楚差距。”
当前,上海探索现代化大都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将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牢牢耦合,“双轮驱动”的多种路径探索,其目标都指向了“农民增收”。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就提出,中国要形成一个良性的城乡关系,就要通过城乡融合,要寻找能够使城市、县、镇、村庄之间有效衔接的区域。在长三角、珠三角这些经济已经高度发展、城市跟乡村之间已经形成有效联系的区域,就呈现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形态。
何以“双轮驱动”?上海的“五个新城”“南北转型”建设,正按照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向前推进,这为统筹谋划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抓手;也看到九大涉农行政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正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积极发挥着纽带和连接作用。唯此,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提供了空间。
9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成便是成果之一。看似是以点为阵,各个击破,但这9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成,无一不需要区、镇乃至市级的统筹协调,从土地使用、产业规划到人才、资金的引入,90个“突破口”所积累的先期经验,落脚在努力“拉平”乡村与城市发展相配套上。
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平移项目的开展等,一系列高起点、高目标的“破土性”操作,为乡村建设带来了制度性创新。由此而来,乡村区域资源活了,农村建设用地的“瓶颈”正试图被打开,多元化通道的呈现正在为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造血寻求机会。也只有这样,农村居民除工资性收入之外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才有进一步“放大”的可能。
镇级“连城带乡”的区域功能作用正在“蓬勃生长”。近两年,“镇”已经成为统筹盘活农村区域的基本单元。由镇级统筹谋划和参与的农村集体资产合作与入股,诞生了不少创新模式,带动了乡村产业集聚式发展;以镇为单位的乡村公共服务整体升级,让乡村风貌呈现出了新的冲击力。
这就不难理解,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红利”之下,连城带乡,促使区与镇的“空间黏合”正在普惠乡村。今后,还将有更多培育和成熟的“连接点”惠及农村居民,串点成线,由线及面。
多元路径 系统推进
促进农民共富
全面看待农村发展的不充分,不只在于城乡之间。在农村和农民的“内部”,还存在着群体多样化的细分与差异。
从农村形态看,既要看到,有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群像”,乡村面貌正在不断翻新;也要看到,还有许多经济相对薄弱村亟待发展,需要机遇。
从农民群体看,既要看到有一批正与大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相接轨的“头雁”、“菁鹰”们,也要看到还有很多低收入、低保障的农民,有的接近退休、较难就业,有的学历较低、技能受限,有的因病因残致贫、生活还很困难,以及老年农民如何拥有安心的养老保障……要回应上海乡村民生保障,需要牢牢划一条“底线”。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海共累计培育了新型职业农民2.5万余名,培育农村经理人300余名。在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上,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农民快速成长,成为引领者。不论是参与绿色示范创建,产业化联合体机制创新,还是加入农业结构优化,业态融合培育……这些高素质农民的行动正在表明,“人”是上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优势资源。
但在促进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和农民高度职业化的背后,还需要农民非农就业之于都市农业发展的平衡性支持,需要不断提高农民保障水平,需要在促进乡村产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为农民增收创收点的培育带来更多可能。
近些年,上海陆续出台了促进农民非农就业政策,深化农村综合帮扶,着力抬高农民收入“底部”。
农民跨区就业补贴、低收入农户专项就业补贴、离土农民就业促进专项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以及实施农民技能提升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和万名农民培训就业计划等,努力保障了农民非农就业的相对充分。
从本市近两年开展的第二轮农村综合帮扶来看,共完成的17个“造血”项目总投资达55.3亿元,十余个项目陆续产生收益,2022年度收益约1.93亿元。城乡党组织结对帮扶工作也全面开展,围绕党建、经济、社会建设、科教医疗等,不断推动镇级和村级层面项目合作,帮扶成效多点开花。
推进农民生活富裕,是一个结构复杂、层次多样的命题,也是关系到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的“真问题”。“在上海率先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将推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政策体系的形成,要持续关注乡村发展空间、土地资源、产业提升等关键领域、关键要素的带动作用,让农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和收益。”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实践中增强为民服务真本领 ♂
在实践中增强为民服务真本领每年早春,万名干部下乡活动,如星火燎原之势,在青海各地遍地开花。记者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乡、阿柔乡采访期间,处处都能感受到: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为宣讲好“中央一号文件”四处奔波,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指望得上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
深入群众要懂群众的语言,还要融入到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去,牧区群众居住分散,花一天时间只能走访几户……在牧区宣讲和开展驻村工作往往比农区要难得多,驻村干部身处群众之中,每天直接面对群众,只有从心底接纳群众,方知群众之所需,也能更好地练就服务群众的本领。 ?
用心用情当好政策“宣讲员”。“中央一号文件”为当下做起、解决好“三农”实际问题,向着农业强国的目标,指明了方向。万名干部下乡,承担着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任务,如何做才能当好政策的“宣讲员”?
“政策以文件的形式传达下来,我们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给他们听,至少要让群众明白我们在干什么。”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阿柔乡草大板村采访时,驻村第一书记马春青告诉记者,入户宣讲前,习惯列一列大纲,结合村里人的实际情况,提前在心里演练一遍,这样保证自己每一次宣讲都是有效的。 ?
真心实意解民忧。驻村书记在下乡宣讲的过程中,不仅要讲好政策,还要急群众之所急,多做惠民实事。马春青和草大板村党支部书记海明在下乡的过程中,遇到五社的村道结冰,两人当即联系祁连县除冰队伍,并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积极参与除冰工作,及时保障了道路的畅通。 ?
“群众反映近几年乱丢乱扔牲畜尸体的情况比较多,他们希望在村里建一个尸体无害化集中处理点。”马春青说,祁连县生态环境局在草大板村宣讲“中央一号文件”时,将这一情况在会上提了出来,祁连县生态环境局将积极协调此事。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万名干部下乡活动,给了党员干部一次增强自身本领的机会,在讲好“中央一号文件”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切实增强了自身服务群众的能力。 ?
在家乡慢慢变美中过上好日子 ♂
在家乡慢慢变美中过上好日子“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0收入发展到如今的130多万元了,村民们(年)人均收入也从原来的2000多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4294元……”2022年7月,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东至沟村党支部书记李迎仁对着央视记者的镜头,面带幸福的笑容,向全国人民展示着村里可喜的变化。 ?
2月20日,走进东至沟村李迎龙家干净整洁的小院,映入眼帘的是具有浓郁藏族风情的装修,屋里崭新的家具、70英寸液晶电视……崭新的瓷砖铺地,宽敞的厨房旁边还有可供十几人共同进餐的餐厅,灶台上煮着奶茶,香味弥漫整个屋子。“奶茶是我们村里奶牛产的奶煮的,你们尝尝味道怎么样……”李迎龙一边说一边把我们让进客厅。 ?
“房子大,一共9间房,多来一些亲戚都够住了,我还在县城里买了楼房嘞!”李迎龙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
脱贫前,那日子过得确实穷困潦倒。李迎龙患有糖尿病无法外出打工,当时全家人就靠种地为生,可几亩薄田收成仅够糊口。“那个时候,你们来都不敢让你们进屋坐,房子是土坯房,家里啥都没有……”这位藏族汉子回忆起从前眼睛有些湿润,忍不住摇摇头。 ?
片刻后,李迎龙接着说,“以前,家里有人生病了都不敢去医院瞧病,孩子们上学买个书本都困难,很多时候都要靠汉族邻居帮衬,日子难得都没了盼头……如今的日子是我从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
变化始于2015年大通县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后,李迎龙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国家的“雨露计划”让两个孩子上学不再是难事,李迎龙身体不舒服也不用再扛着了,因为他享受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可以报销95%。同时,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开办了农家乐,不仅脱了贫,家庭年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到2020年,李迎龙家庭年收入已经超过6万元。 ?
2018年,贯穿于东至沟的“红色走廊”将发展思路彻底打通,村党支部以窎沟片区旅游联盟中心党委为统揽,抢抓生态文明建设机遇,凭借山峦叠翠的地貌,绿意盎然的景色,逐步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打造了“避暑仙境·徒步圣地”旅游品牌,初步形成了集自然景观、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实现“生态旅游+扶贫”双丰收,一举摘掉了“穷帽子”,成为了“最美中国乡村”。 ?
“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东至沟村村民压心底的一句话,而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也成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 ?
东至沟致富的想法和行动并未止步。近年来,东至沟村还积极引进药材、蕨麻、覆膜洋芋、蔬菜等特色种植,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收入翻番,种植农户户均实现4.2万元以上的收入。同时,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拓宽农民致富途径。 ?
在乡村旅游业的带动下,农家院如雨后春笋不断兴起,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外出务工的村民们纷纷回家,修建房屋、打理院落,大红灯笼挂起来,各式各样的“农家乐”牌匾亮了出来,各类乡村美食纷纷登场,搓鱼、焪洋芋、酿皮、甜醅……各种美食让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
在村民经济收入不断提升的同时,东至沟村党支部将人居环境和乡风文明放在“心上”。村党支部加大干劲,将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和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等“清洁乡村”建设内容也作为村里重点工作之一,号召全村党员群众参与进来,提升村庄整体面貌,实现村屯“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一幅依山傍水的美景逐渐呈现在游客和村民眼中。 ?
“在我们村,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和汉族群众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村里大小事务,大家一起商量着决定,村子能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全得益于各民族群众的团结合力。”李迎仁欣慰地说,“相信在未来,大家依旧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共同富裕。” ?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如今,东至沟村走出的发展之路是大通实践“三农”政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山水之城,书写生态画卷中民族团结进步最亮眼的一道缩影。 ?
“今年,我们将东至沟村的发展融入‘大境通达生态富民’党建引领生态旅游示范带建设中,在特色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上再用力,让游客吃好玩好住好的同时,还要带着我们的特色产品离开!”东至沟村第一书记王强明确了下一步发展的思路。同时,还将依托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帮扶,投资300万元修建油坊,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收购农户菜籽油,助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
山水风光和藏乡风情,就是这里的金山银山。未来这里将是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原美丽乡村,这里的乡亲们也将在目睹家乡慢慢变美中过上越来越红火的好日子。 “我们有今天的好日子,全靠党的好政策,今后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让这里的景色更美、村民的笑容更灿烂。”李迎仁对未来信心满满。 ?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