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农业城 长春开“粮”方(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核心是“为农”)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最新农机信息:建设现代农业城 长春开“粮”方(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核心是“为农”),农机新产品,二手农机,农机补贴目录,农机价格查询,农机报价大全,更多农机资讯请查看:农机资讯

  农机大全网(nongjidaquan.com)今天给各位分享建设现代农业城 长春开“粮”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核心是“为农”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建设现代农业城 长春开“粮”方

2、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核心是“为农”

3、建设节约型农业促进可持续发展——访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

4、建设部副部长傅雯娟强调:以转移培训哺农村惠农民

建设现代农业城 长春开“粮”方

建设现代农业城 长春开“粮”方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提起长春,农业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全国产粮大县前10名中,长春独占3席。

  在长春市“六城联动”战略部署中,建设现代农业城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支撑“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需要。

  按照《现代农业城发展规划》,到2025年,长春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70亿斤阶段性水平,畜禽总量达到4.9亿头(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赶超全国平均水平。

  藏粮于地——

  “有劲儿”的土地更能端牢“饭碗”

  去年十月,行走在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玉米棒子大,粒多还成实,又是个丰收年!”陈家店村合作社社长陈忠国说。

  陈家店村是吉林省设立的3个万亩级黑土地保护利用核心示范基地之一。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近年来,陈家店村推行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秋收后将秸秆覆盖还田,相当于给黑土地盖了一层被子。第二年春耕时,在黑土地上直接播种,减少风蚀的同时,让黑土地更“有劲儿”了,粮食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虽然岁数大了,但为了保护黑土多打粮,大家都干劲十足。”陈家店村年过六旬的村民董贵文称。

  保护黑土地,提升粮食产能,陈家店村的发展只是长春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的长春,拥有黑土耕地面积 2597.76 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94.88%。长春市用全国近1.4%的耕地,生产了全国近1.8%的粮食。

  坚持“藏粮于地”,责任重大。长春市将资金、技术、人才向黑土地聚集,构建“建设—利用—保护”的大保护格局,破解黑土地上既要保护生态又要粮食增产的“两难”问题。2022年,长春市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57.39万亩,超过任务指标40.69万亩,同比增加103.71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48.5亿斤,肉牛发展到145万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06.9亿元。粮食生产“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贡献。

  藏粮于技——

  科技“外挂”助推现代农业城建设加速

  在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一块农田上空,无人机挂载着一台小型设备绕着田地飞行,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土壤肥力数据地图就出现在显示屏上。这台机载设备被称作黑土地信息无人机载高光谱感知设备。

  “这些航天航空探测领域的技术,如今用在黑土地保护上。”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精准农林创新室科研带头人谭鑫说,借助高精度探测功能的仪器,土壤肥力、作物营养状态等信息实时掌握,监测效率大幅提升。这个高科技设备对生产很有帮助。

  新技术新场景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更加高质高效。在长春市榆树农业科技示范园里集中推广品种繁育、化肥减量、复合种植等新型技术,把园区做成高新农业科研及科普示范中心、休闲农业观光基地,年接待参观农民5万人以上。

  同样,藏粮于技的理念深植于长春市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的沃土。在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应用了稻田养鸭、稻田养蟹、稻田养鱼等技术,既减少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前村里耕地地块分散,大型农机无法投入作业,传统模式的耕种方式导致产量上不来。现在一眼望去,整个稻田都看不到尽头,播种、秋收等全程都是机械化,查苗情只需瞅一下‘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大屏幕即可。”龙嘉街道文广旅科科长孙思亮说。

  标准化农田、智慧农业以及先进的农机和种植养殖技术已经在长春生根发芽,科技赋农扎扎实实地为推进现代农业城建设加油助力。

  藏粮于种——

  攥紧粮食增产“金钥匙”产量上台阶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种粮大户王阳将粮食增产的目光瞄到良种上,并切实尝到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带来的甜头。2022年刚入冬,公主岭朝阳坡镇孔家村村民王阳,就开始为春耕做起准备。

  “2022年收成160多万斤玉米,这次继续种苞米,600亩地需要2000多斤种子。”王阳说,2022年他试种了新品种,棒大、秆硬、不倒、籽粒成,增产增收,2023年他要全部使用新品种。

  王阳说的玉米新品种,都是落户在公主岭市的种子企业培育出来的。在公主岭市,总投资4.5亿元的鸿翔种业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是一个大型、先进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了4条国际领先的果穗烘干线,两座全数控种子加工厂,年加工种子可达1亿斤以上。

  种业是粮食之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目前,作为玉米、水稻等种子的重要研发基地,公主岭市持证的种子生产企业55家,年生产经营种子接近8000万公斤。长春市以公主岭种子产业为基础,以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为核心,建设国内高水平的百万亩玉米种子繁育基地,推动中国农科院、先正达、隆平高科等一批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落地,建立种子研发中心、科研实验站等育种基地,正在打造集育种、制种、加工及销售的“国际种业硅谷”。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长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了农业强市发展目标,全面启动现代农业城建设。全市上下正在锚定这个目标,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稳稳扛在肩上、牢牢抓在手上,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推动现代农业城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核心是“为农”

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核心是“为农”

田园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空间创新带动产业优化、链条延伸,构建农业发展新动能,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田园综合体,关键在“综合性”,不是搞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离土上楼,而是要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农村,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保护和发扬地方文化,而非移植复制和同质化竞争。

资料图

日前,多个省份陆续公布了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情况。继特色小镇之后,田园综合体成为新一轮县域投资热点。总体看,各地试点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果。不过,一些地方田园综合体建设出现了脱农情况,以延伸农业产业链之名拿地,却行房地产之实;还有一些企业建设田园综合体,虽做的是农村产业融合,却忽视农民利益甚至试图把农民赶走。

田园综合体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新概念,不同于一般的农业园区建设,也不是传统的乡村旅游,更多的是从农村发展角度对乡村资源实行合理开发,涉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其本质上是三产融合体和乡村复合体,通过资源聚合、功能整合和要素融合,使得城与乡、工与农元素在田园综合体中相得益彰。笔者认为,其核心是“为农”,特色是“田园”,关键在“综合”。

田园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空间创新带动产业优化、链条延伸,构建农业发展新动能,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田园综合体要展现农民生活、农村风情和农业特色,核心产业是农业,并不是“农村+地产”或“农村+旅游”,绝不能将综合体建设搞成变相的房地产开发,也不能搞成大兴土木、改头换面的旅游度假区,确保田园综合体建设定位不走偏。

城镇化发展的巨轮并不一定要辗压田园的诗意。建设田园综合体,以田园特色为基底,留住乡愁,保护好青山绿水,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在壮大农村产业的同时,为农民探索多元化的聚居模式,既保持田园特色,又实现现代居住功能;在保持田园肌理的基础上强调城乡互动,既服务“原来的人”,又服务“新来的人”。

建设田园综合体,关键在“综合性”,不是搞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离土上楼,而是要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农村,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由于其建设涉及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建设用地保障等诸多领域,因此建设田园综合体,不是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等领域单一地试点探索,而是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全局性变革,是引领“三农”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创新。

在实践中,田园综合体投资大、周期长,不可避免地引入较多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为农村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但也要避免社会资本对农村资源的过度侵占、对农民权益的挤出效应。要保护好农民的就业创业、产业发展、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权益利益,使农民全程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强化企业、合作社和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从中广泛受益。

作为新事物,田园综合体没有统一的模式,也不应有固定的设计,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保护和发扬地方文化,而非移植复制和同质化竞争。田园综合体建设不可大干快上、遍地开花。当前,尤其要警惕一些地方存在乡、村举债搞建设或大拆大建、盲目铺摊子的情况。

建设节约型农业促进可持续发展——访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

建设节约型农业促进可持续发展——访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


  建设节约型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高效利用,既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就建设节约型农业的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农业部提出建设节约型农业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宝文: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中,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认真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农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前提下,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着力发展节约型农业,保护和利用好农业资源,逐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建设节约型农业,可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普遍存在的投入品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农业效益,实现节本增效,有力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节约型农业,大力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合理施肥施药,加强秸秆、沼气等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风、光、水等农村可再生能源,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记者:建设节约型农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什么?
  
张宝文:建设节约型农业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强化节约意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手段,结合农业区域资源特性,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农业资源,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创新和推广农业技术,建立健全推进节约型农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约型农业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统筹安排好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各项工作,编制完善相关规划,加强宏观指导,提高生物、工程、农艺、农机、材料技术的集成应用水平,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灌溉与旱作农业、集约生态养殖、沼气综合利用、户用高效炉灶、秸秆综合利用、农机与渔船节能等“十大节约型技术”,促进我国农业尽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目标。
  
记者:2005年农业部在推动节约型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宝文:农业部于20057月底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的意见》,对建设节约型农业作出总体部署。同时,着手组织编写“创建节约型农业十大推广技术汇编”,并结合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制定完善相关规划,细化实化了各项工作措施。
  
2005年,农业部组织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实施面积达4.8亿亩,共节肥240万吨,节本增效120亿元。通过实施草原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圈养技术模式,开展草原防火和草原治虫灭鼠等建设项目,使项目区草原植被明显恢复,草原生产力显著提高,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同时,农村能源建设有新的进展,预计新增沼气池200万个。旱作节水技术推广力度加大,通过推广核心示范技术,将比常规技术节水20%以上,粮食作物增产10%以上。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大力推广,预计新增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250万亩。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方面,目前,农业部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以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为网头,包括34个省级站和900多个地、县级站组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
  
记者:农业部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快节约型农业建设步伐,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张宝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拟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节约型农业建设。一是稳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开展耕地地力的全面调查,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实现耕地质量的动态管理。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推广耕地培肥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完善田间水利、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结合不同旱作地区的现实条件和技术应用基础,有针对性地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地确定种植结构,加快坡耕地治理,提升自然降水利用率和旱地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不断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行动,积极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强选择性的农药和新型施药器械,改进施药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普及应用种子精选分级、包衣、药剂拌种等加工处理技术,提高种子质量和良种供应能力。全面推广应用主要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同时要抓好农业装备节能工作,千方百计降低以农业机械为重点的农业装备能耗。
  
三是大力发展集约生态养殖业。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绿色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稳步推进绿色高效生态养殖小区建设,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在草原禁牧、休牧和轮牧区,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圈养技术模式。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推广高效、优质、集约化的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四是切实加强农村能源工作。要普及农村沼气,加强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农村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强乡镇企业节约生产工作,重点抓好轻工、化工、冶金、有色金属、建材、煤炭、电力以及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节能降耗与清洁生产。
  
记者:在建设节约型农业工作中对农业系统有哪些具体要求?
  
张宝文:各级农业部门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采取综合措施,扎实推进节约型农业建设。
  
制定完善规划,加强宏观指导。要把加快建设节约型农业纳入各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行业规划,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加快《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建设规划》、《沃土工程建设规划》等相关工程规划的修改完善,逐步形成节约型农业发展规划体系。以“十大节约型技术”为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开发项目,加强联合攻关、创新集成、引进消化和推广应用。
  
落实完善政策,加强扶持引导。研究制定推进节约型农业建设的相关政策,鼓励农民施用有机肥和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构建发展节约型农业的长效机制,提高监督管理和技术服务水平。同时,要广泛开展宣传,增强节约意识,不断提高全社会建设节约型农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共建节约型农业的良好氛围。
  
(信息来源:<?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060123 农民日报)<?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建设部副部长傅雯娟强调:以转移培训哺农村惠农民

建设部副部长傅雯娟强调:以转移培训哺农村惠农民


  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镇。作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行业,建筑业可以说是责任重大、功不可没:目前,进城务工的1亿农村劳动力中,三分之一集中在建筑行业;4000万建筑大军,四分之三来自农村。我们应当如何引导和发展好这支建筑业的农村劳动力大军?<?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425,在河南省林州市召开的全国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交流会上,建设部副部长傅雯娟强调:要总结经验,开拓思路,大力推进建筑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当前,开展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可以说是机遇和制约因素并存。傅雯娟分析说: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为开展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开展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统筹城乡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开展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加强建筑业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


  尽管各地在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培训规模偏小,在建筑业就业的农民工接受过培训的只有10%;培训方式单一,质量有待提高;培训和输出的机制尚未形成,大量农村劳动力仍处于无序流动状态。傅雯娟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在这次经验交流会上,河南、湖南、重庆、江苏四省市应邀介绍了他们开展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做法和成效。对此,傅雯娟表示首肯。傅雯娟同时指出,不仅上述四省市,湖北、河北、山东、北京以及河南省林州市、湖北省云梦县等,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九条:积极实施阳光工程;突出培训重点;创新培训方式;保证质量,形成品牌;加强服务和管理;延伸培训管理触角;发展劳务企业;纳入总体规划;建立培训输出联动机制。这些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搞好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长远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傅雯娟说,在全党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形势下,对建设部门来说,以人为本,首先要以进入建筑业就业的3000多万农民工为本,真心关爱他们,真正帮助他们,这是衡量我们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的一条重要标准。


  傅雯娟强调指出,当前,要重点做好六项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阳光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从去年开始,国家六部委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这对建筑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个极好的机遇,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抓住机遇,加强指导和协调,做好实施工作。


  二是发挥各类建设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劳务输出数量较大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有效整合建设教育资源,把发展建设中等职业学校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有计划地扶持建筑劳务输出大县的培训基地,使之贴近农村,方便农民就近参加培训。


  三是建立培训基地和建筑企业之间的协作机制。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培训基地和建筑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使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成建制输出。


  四是发展建筑劳务企业,打造建筑劳务输出平台。建筑劳务企业注册资金数额小,市场准入门槛低,目前建筑企业结构中成建制劳务企业的比例还较小,有条件的地区要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培育建筑劳务企业,并促使非建制的劳务向有建制的企业转化。


  五是做好建设领域农民工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工作。要把这项培训融入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以及其它的有关培训中,真正发挥好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作用。


  六是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若干个建筑劳务大县,作为建筑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示范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推进转移培训工作。


  2005-05-10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李兆汝刘月月

标签:农业   建设   农村

广告咨询:18215288822   采购热线:18215288822

声明:农机大全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

载注明出处:http://nongjidaquan.com/news/275834.html